千仞云崖聳石門,古傳此地圣凡分。我曹自愧群峰誚,未必山靈解勒文。
地上云居有梵天,碧池靈脈瀉雙泉。不應勝地能埋沒,政欲因君佳句傳。
云外泉聲度碧林,瀏縈累帶作清深。吾纓已分令塵染,欲欲寒光去洗心。
異時倥傯此時閑,甘在塵中可厚顏。天為好山生勝士,莫因便懶負云山。
尋得故年香翠團,共將真賞倚闌干。幾隨白日飛仙變,半為今朝寶黑乾。光冷未粘春物笑,影疏來趁月華看。江南秋景猶繁劇,賴此一襟風月寒。
萬物由造化,誰通天地心。柴門閉濁暑,汗雨如滂淫。便謂嶺外熱,四序常相尋。露氣潤清曉,方知秋意深。
胡塵暗中原,大駕巡江都。春風遂南渡,百避咸奔趨。衣冠困陵暴,川陸紛舟輿。微生本萍奇,寧復安吾廬。
靜躁固異秉,出處良一途。巖前東來人,翻然應時須。赫赫帝者師,去與赤松俱。鐘鼎與林泉,天以私吾儒。
百城何焦嶢,儲清自太初。靜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清都閟寶籙,宮闕函丹書。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
文章蓋代手,千載柳柳州。落筆記山水,奇香撼琳球。開卷一再續,宛若從之游。歷歷爽心目,毛發為颼颼。
江分吳越寄寒溫,賴有飛鴻旦夕聞。作別增年常入夢,相望百里嘆離群。庭萱雪已侵寒綠,梅萼春回耿暮云。喜汝暫歸俱慰悅,老懷無復更紛紛。
去秋已作送君詩,豈意淹留復許時。端為九重憂歲歉,故令六轡緩歸期。萬人全活俱安業,二麥收成足療饑。此事一歸君妙畫,陰功當自有天知。
杯渡移從西域來,一枝五葉翠成堆。謝師致此為吾壽,使向湖山深處栽。
上人手持隱靜書,示我刊成送行句。飄忽如云不可留,又歸隱靜山中去。自謂為僧亦有緣,獲事老師非易遇。第念學道須遍參,要證此心歸宿處。
一自昭君向北遷,花魂千載卻南旋。歌聲不動先含笑,粉面無施任自然。羞整云鬟多戴笠,欲呈錦袖漫開氈。夜來大渡河邊過,青蓋金羈穩上船。
朝暾拔山紅一丈,露草煙林氣蕭爽。出門華構照新綠,并轡寶珂喧碎響。僮奴尚語林薄間,馬蹄勢已青云上。琳宮百年傲風雨,氣象雄深挾千嶂。
來往金澗道,尋常不隔年。異方何契闊,渾舍此團圓。老子風埃甚,孫兒玉雪娟。妻孥勞行役,爭勸吸長川。
鑒堂來住鑒堂中,兩鑒相磨只一同。要是非臺亦非鑒,但見寂照含虛空。
一馬能來破遠愁,送歸還是上扁舟。鴒原眷眷急難義,菟裘切切將老求。吾兒可使齊書帙,汝歸仍堪為酒謀。把玩余齡無幾許,可如罝兔愧江鷗。
嘗聞學苦空,世事應廢閣。頗疑休己輩,顧以詩流落。爾今定何業,更慕揚州鶴。愿長歲寒柯。勿矜春濯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