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來往路的詩詞(847首)
401
《端午述懷》 宋·白玉蟾
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
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
402
《寄梅仙觀楊智遠道士》 宋·蘇轍
道師近在真人峰,欲往見之路無従。
去年許我入城市,塵埃暗天待不至。
莫往莫來勞我心,道書寄我千黃金。
繭衣肉食思慮短,文字滿前看不見。
404
《東湖》 宋·蘇轍
不到東湖上,但聞東湖吟。
詩詞已清絕,佳境亦可尋。
蜿蜒蒼石螭,蟠拏據湖心。
倒腹吐流水,奔注為重深。
405
《庭木》 宋·曾鞏
庭中有佳樹,清影四面垂。
往往風雨夜,蛇龍此投依。
留之待鸞鳳,未許燕雀窺。
誰謂烏鳥惡,安巢最高枝。
406
《青玉案·稠塘舊是花千樹》 宋·劉辰翁
稠塘舊是花千樹。
曾泛入、溪深誤。
前度劉郎重喚渡。
漫山寂寂,年時花下,往往無尋處。
一年一度相思苦。
恨不拋人過江去。
及至來時春未暮。
兔葵燕麥,冷風斜雨,長恨稠塘路。
411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412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 宋·趙蕃
十年保我章泉竹,木枕布衾供易粟。
家貧縱爾不自給,且不知榮安取辱。
今年誰令起作官,此路向來非所熟。
示詩往往道離索,又說是邦山水足。
413
《贈孫從之》 宋·趙蕃
吏事要及民,何假須緣飾。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實。
萍鄉孫明府,抱負惟儒術。
起家長此邦,為政皆有述。
414
《董侍郎生日》 宋·魏了翁
后皇一念根至仁,地雖南北民吾民。
一二指搐不可信,彼動此應關諸身。
人言犬戎相噬吞,彼蚌鷸耳吾漁人。
大國信誓方重申,時遣升勺蘇窮鱗。
415
《贈棋翁挾二童皆高弈》 宋·姚勉
蓬萊閬風白云鄉,瓊樓玉館相低昂。
蟠桃影滴仙露濕,壺天晝日和春長。
老仙鬢眉白于雪,雙侍女仙冰玉潔。
龍牙棋子瑯玕盤,消遣洞中閒日月。
416
《遠如期》 宋·趙文
遠如期,近可知。
如何咫尺間,朝之所約夕背之。
千言萬語托死生,轉眼已若行路人。
問之何遽至如許,往往或起秋毫爭。
財利誠已重,仁義誠已輕。
昨日弟與兄,今日胡與秦。
遠如期,古來惟是山陽范巨卿。
417
《用元韻答徐尉》 宋·王炎
于越亭亭羊角峰,下有團團桂樹叢。
何人為賦反招隱,虞羅亦罥碣石鴻。
學詩妙處如學仙,功成換骨參喬松。
肯來洗我箏笛耳,{壓土換木}絲古曲彈南風。
418
《賦朱煥章所畜鵜鶘鳥》 明·袁凱
朱家有鳥名鵜鶘,意度自與凡羽殊。
冥蜚時時近丹穴,夜宿往往歸蒼梧。
當時六翮須無禁,何乃困頓來庭除。
玄云飄蕭羽衣碎,俯仰飲啄隨人意。
419
《徐子修畫山水歌》 明·袁凱
夏家高堂生晝寒,徐卿畫圖墨未干。
深山大澤貯煙霧,黑處似有龍蛇蟠。
襄陽小米師董原,妙處不受繩墨牽。
頃刻萬里皆自然,房山尚書世稱賢。
420
《游靈巖寺》 宋·張嵲
吳王避暑地,西施採香路。
陵谷隅未移,山川尚如故。
遺宮俱泯滅,輪奐乃僧戶。
梵放想遺轉,考槃疑簨簴。
* 關于來往路的詩詞 描寫來往路的詩詞 帶有來往路的詩詞 包含來往路的古詩詞(8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