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來往處的詩詞(1038首)

    161 《路居士山水歌》 宋·王洋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
    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
    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

    162 《建炎八月乘家舟往來龜山》 宋·王洋

    張侯無居寄巖上,志和有意學浮家。
    我今乘舟任來去,便應隨處為生涯。

    163 《還至端州驛前與高六別處》 唐·張說

    舊館分江日,凄然望落暉。
    相逢傳旅食,臨別換征衣。
    昔記山川是,今傷人代非。
    往來皆此路,生死不同歸。

    164 《喜鮑禪師自龍山至》 唐·劉長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猶對山中月,誰聽石上泉。
    猿聲知后夜,花發見流年。
    杖錫閑來往,無心到處禪。

    寫景議論

    165 《送處士歸州,因寄林山人》 唐·劉長卿

    陵陽不可見,獨往復如何。
    舊邑云山里,扁舟來去過。
    鳥聲春谷靜,草色太湖多。
    儻宿荊溪夜,相思漁者歌。

    166 《讀后漢逸人傳二首》 唐·張謂

    子陵沒已久,讀史思其賢。
    誰謂潁陽人,千秋如比肩。
    嘗聞漢皇帝,曾是曠周旋。
    名位茍無心,對君猶可眠。

    167 《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 唐·高適

    高義唯良牧,深仁自下車。
    寧知鑿井處,還是飲冰馀。
    地即泉源久,人當汲引初。
    體清能鑒物,色洞每含虛。
    上善滋來往,中和浹里閭。
    濟時應未竭,懷惠復何如。

    168 《題潘師房》 唐·劉商

    渡水傍山尋石壁,白云飛處洞門開。
    仙人來往行無跡,石徑春風長綠苔。

    169 《題合溪乾洞(又見劉商集,題作題潘師房)》 唐·于鵠

    渡水傍山尋絕壁,白云飛處洞天開。
    仙人來往行無跡,石徑春風長綠苔。

    170 《買山吟》 唐·于鵠

    買得幽山屬漢陽,槿籬疏處種桄榔。
    唯有獼猴來往熟,弄人拋果滿書堂。

    171 《題合溪乾洞(又見劉商集,題作題潘師房)》 唐·于鵠

    渡水傍山尋絕壁,白云飛處洞天開。
    仙人來往行無跡,石徑春風長綠苔。

    172 《買山吟》 唐·于鵠

    買得幽山屬漢陽,槿籬疏處種桄榔。
    唯有獼猴來往熟,弄人拋果滿書堂。

    173 《詠懷寄皇甫朗之》 唐·白居易

    老大多情足往還,招僧待客夜開關。
    學調氣后衰中健,不用心來鬧處閑。
    養病未能辭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
    與君別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間。

    174 《憶家》 唐·裴夷直

    天海相連無盡處,夢魂來往尚應難。
    誰言南海無霜雪,試向愁人兩鬢看。

    175 《早發天臺中巖寺度關嶺次天姥岑》 唐·許渾

    來往天臺天姥間,欲求真訣駐衰顏。
    星河半落巖前寺,云霧初開嶺上關。
    丹壑樹多風浩浩,碧溪苔淺水潺潺。
    可知劉阮逢人處,行盡深山又是山。

    176 《贈曹處士幽居》 唐·趙嘏

    勾漏先生冰玉然,曾將八石問群仙。
    中山暫醉一千日,南苑往來三百年。
    棋局不收花滿洞,霓旌欲別浪翻天。
    何須更學鴟夷子,頭白江湖一短船。

    177 《馬嵬》 唐·賈島

    長川幾處樹青青,孤驛危樓對翠屏。
    一自上皇惆悵后,至今來往馬蹄腥。

    178 《秋夜對月寄鳳翔范書記》 唐·李頻

    月過秋霖后,光應夜夜清。
    一回相憶起,幾度獨吟行。
    河漢東西直,山川遠近明。
    寸心遙往處,新有雁來聲。

    敘事諷刺

    179 《題青山館(即謝公舊居)》 唐·許棠

    境概殊諸處,依然是謝家。
    遺文齊日月,舊井照煙霞。
    水隔平蕪遠,山橫度鳥斜。
    無人能此隱,來往謾興嗟。

    180 《經隱巖舊居(一作懷舊游)》 唐·張喬

    夜久村落靜,徘徊楊柳津。
    青山猶有路,明月已無人。
    夢寐空前事,星霜倦此身。
    嘗期結茅處,來往躡遺塵。

    * 關于來往處的詩詞 描寫來往處的詩詞 帶有來往處的詩詞 包含來往處的古詩詞(10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