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來往處的詩詞(1038首)

    81 《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 明·趙滂

    我游黃山當嚴冬,雪消日暖無天風。
    欲求昔人棲隱處,發興況有高僧同。
    危矼側步目已眩,絕壁下瞰心為忡。
    交流二澗瀉寒碧,樵牧不來蘿徑窮。

    82 《歸朝歡·天地初分何處寄》 宋·無名氏

    天地初分何處寄。
    父母無生名甚字。
    須將這個要分明,推窮此理寧論是。
    細細傳不二。

    83 《緣識》 宋·宋太宗

    中秋旱直至臘月,憂煩情緒不堪說。
    暗祈頂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時聞喜處萬千家,片逐漸戲風四六花。
    寒透衣寬何所思,紅爐旋暖酒須夸。

    84 《寶觀主白鴝鵒歌》 唐·韋應物

    鴝鵒鴝鵒,眾皆如漆,爾獨如玉。
    鴝之鵒之,眾皆蓬蒿下,爾自三山來。
    三山處子下人間,

    85 《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 唐·唐彥謙

    貧賤如故舊,少壯即相依。
    中心不敢厭,但覺少光輝。
    向來乘時士,亦有能奮飛。
    一朝權勢歇,欲退無所歸。

    86 《和陶淵明貧士詩七首》 唐·唐彥謙

    貧賤如故舊,少壯即相依。
    中心不敢厭,但覺少光輝。
    向來乘時士,亦有能奮飛。
    一朝權勢歇,欲退無所歸。

    87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88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89 《雜曲歌辭·古離別二首》 唐·孟郊

    松山云繚繞,萍路水分離。
    云去有歸日,水分無合時。
    春芳役雙眼,春色柔四支。
    楊柳織別愁,千條萬條絲。

    90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唐·駱賓王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實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
    別有仙居對三市,金闕銀宮相向起。

    91 《贈微上人》 唐·劉長卿

    禪門來往翠微間,萬里千峰在剡山。
    何時共到天臺里,身與浮云處處閑。

    春天哲理

    92 《贈微上人》 唐·劉長卿

    禪門來往翠微間,萬里千峰在剡山。
    何時共到天臺里,身與浮云處處閑。

    93 《題高云客舍》 唐·皇甫冉

    孤興日自深,浮云非所仰。
    窗中西城峻,樹外東川廣。
    晏起簪葛巾,閑吟倚藜杖。
    阮公道在醉,莊子生常養。

    94 《題高云客舍》 唐·皇甫冉

    孤興日自深,浮云非所仰。
    窗中西城峻,樹外東川廣。
    晏起簪葛巾,閑吟倚藜杖。
    阮公道在醉,莊子生常養。

    95 《送裴處士應制舉詩》 唐·劉禹錫

    裴生久在風塵里,氣勁言高少知己。
    注書曾學鄭司農,歷國多于孔夫子。
    往年訪我到連州,無窮絕境終日游。

    96 《古別曲》 唐·孟郊

    山川古今路,縱橫無斷絕。
    來往天地間,人皆有離別。
    行衣未束帶,中腸已先結。
    不用看鏡中,自知生白發。

    97 《戲答林園》 唐·白居易

    豈獨西坊來往頻,偷閑處處作游人。
    衡門雖是棲遲地,不可終朝鎖老身。

    寫景議論

    98 《鳥散馀花落》 唐·孔溫業

    美景春堪賞,芳園白日斜。
    共看飛好鳥,復見落馀花。
    來往驚翻電,經過想散霞。
    雨馀飄處處,風送滿家家。
    求友聲初去,離枝色可嗟。
    從茲時節換,誰為惜年華。

    99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唐·李商隱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
    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
    草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
    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100 《贈靈澈禪師》 唐·靈一

    禪師來往翠微間,萬里千峰到剡山。
    何時共到天臺里,身與浮云處處閑。

    * 關于來往處的詩詞 描寫來往處的詩詞 帶有來往處的詩詞 包含來往處的古詩詞(10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