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來古剡的詩詞(61首)

    41 《氐州第一》 宋·劉天游

    冰縮寒流,川凝凍靄,前回鷺渚冬晚。
    燕閣紅爐,駝峰翠釜,曾憶花柔酒軟。
    云海滄洲,甚又寄、南來客雁。
    灑雪朱門,回橈剡曲,鏡華霜滿。

    42 《送范主一憲郎》 元·劉詵

    庸夫老丘里,志士輕山川。
    古來環轍人,往往皆才賢。
    范君繡衣家,白璧生藍田。
    清游半朔南,征衫積濤煙。

    43 《峴山詩》 宋·李淑

    峴山如闖襄廬南,鉅平躋賞留愛談。
    官邪俗淪祭不屋,君來懷古茵憑慚。
    孤峰嵚嶇漢之曲,云梁月皋萬螺矗。
    輕裘四眺風物佳,賓客文章歡意促。

    44 《游延福寺》 宋·趙曾頀

    行行出西郊,稍覺囂塵遠。
    風景既已殊,磽確頗忘倦。
    南安古雄州,今亦壯哉縣。
    九日一佳景,居然在郊甸。

    45 《題汪水云詩卷》 宋·祖惟和

    北去南來策蹇驢,偶然過我古玄都。
    雖無千樹桃花賦,卻有三秋桂子圖。
    賀老掛冠方賜剡,張翰命駕已歸吳。
    酒邊說盡興亡事,空羨陶朱據五湖。

    46 《孫莘老寄墨四首》 宋·蘇軾

    徂徠無老松,易水無良工。
    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
    (潘谷作墨,雜用高麗煤。
    )魚胞熟萬杵,犀角盤雙龍。

    47 《晚出江城聞角》 宋·賀鑄

    古壕沮洳荷葉枯,矍鑠禿鶖行且漁。
    山銜日腳水關掩,孤樓引角吹單于。
    胡馬嘶風興非淺,壯圖舊跡隨塵卷。
    秋盡湖邊雁不來,流落方悲去人遠。

    48 《沁園春·學富總龜》 宋·無名氏

    學富總龜,英蜚漕鶚,正當少年。
    向山陰發軔,從容蓮幕,結知當路,翠剡爭先。
    萬斛龍驤,湖襄飛餉,賞秩新綸來日邊。
    重重慶,又金魚新渥,玉樹芝蘭。

    49 《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 宋·梅堯臣

    昨朝人自東郡來,古紙兩軸緘縢開。
    滑如春冰密如繭,把玩驚喜心徘徊。
    蜀牋蠹脆不禁久,剡楮薄慢還可咍。
    書言寄去當寶惜,慎勿亂與人翦裁。

    50 《次韻和永叔》 宋·梅堯臣

    省樹高槐雪壓條,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棄明珠學緯蕭。
    漸老但知貧賤樂,向來徒用歲時銷。
    新年不管魚龍躍,安得乘風入剡樵。

    51 《李太尉》 宋·文同

    昏雺翳紫極,橫霓勢光大。
    妖威集兇冀,忍穢實中賴。
    奸铓日增剡,誰汝觸取害。
    驕根愈自固,所植利孱昧。

    52 《龜山夜泊書事》 宋·蔡襄

    十月淮水平,瑩凈鋪寒簟。
    浴日弄凈光,涵山碎青點。
    開帆直千里,快去曾非漸。
    盲風半作勢,怒浪立呈險。

    53 《讀平險銘寄李漢老》 宋·劉子翚

    官侯鑿平劍浦灘,游子不歌行路難。
    李公作銘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筆端。
    斯文豈但夸雄觀,寓理之奧開聾眢。
    惟人性天同廣胖,橫目立見分庭壇。

    54 《送淳丞上虞》 宋·樓鑰

    我老不復仕,行將掛衣冠。
    兩子俱貳令,官職恰一般。
    剡川且書考,上虞亦之官。
    人言易捧檄,歸奉重親歡。

    55 《觀雪行》 宋·汪莘

    仙人剪水銀河邊,仙風吹散花聯翩。
    明星撩亂入我眼,風緊一陣隨天旋。
    如今誰臥剡溪雪,如今誰訪山陰船。
    古人氣韻不可見,曉來對此空悠然。
    檐前未覺眼界豁,臨眺忽憶樓居仙。
    若為留得數玉樹,六月繞屋生清妍。

    56 《題董一之花木杪》 宋·方岳

    君不見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與竹深相投。
    君不見陶淵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東籬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圖傳至今。

    57 《謁張文思於湖西不見》 宋·孔武仲

    綠竹陰深屋數間,籃輿來傍古溪邊。
    垂楊芳草迷三徑,斜日新秋媚一川。
    澎湃直連湓口浪,逍遙如泛剡中船。
    山陰不見戴安道,回道西風亦浩然。

    58 《江海》 宋·戴表元

    江海三秋古鄮城,山林百拙剡溪生。
    歸來鄉國方為客,絕盡交游更畏名。
    白帽管寧形熊丑,黃金季布語言輕。
    荒齋竟日無人事,自作長歌寄好聲。

    59 《桕坑》 宋·戴表元

    西去疑無路,誰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隱山前古,村經水后貧。
    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60 《讀放翁詩作》 宋·方回

    放翁六十二,起家守嚴陵。
    三稔即只召,禮闈直青綾。
    虛翁四十九,外補當兵興。
    七稔始受代,萬死脫怨憎。

    * 關于來古剡的詩詞 描寫來古剡的詩詞 帶有來古剡的詩詞 包含來古剡的古詩詞(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