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條教的詩詞(209首)
161
《贈狀元先輩孫僅》 宋·王禹偁
病中何事忽開顏,記得詩稱小狀元。
粉壁乍懸龍虎榜,錦標終屬鶺領原。
青云隨步登花塔,紅雪飄衣醉杏園。
還有一條遺恨處,不教英俊在吾門。
162
《挽汪守宗博二首》 宋·劉克莊
雖則凝香無幾日,攽條下教得民和。
迎來境內風謠美,仙去城中巷哭多。
應似柳侯驅癘鬼,又疑包老作閻羅。
眼看青史常如此,命制于天可奈何。
163
《詠旱三首》 宋·曾幾
邦人奉教條,久不知肉味。
潭龍不能神,土偶安足恃。
應真住蘭若,云雨可立致。
胡不迎之來,明明有前事。
164
《示諸兒》 宋·洪咨夔
道大兩儀小,身寡萬物眾,此心能砥柱,斯文即隆棟。
書從羲孔來,字字濟世用。
愈窮理逾邃,如探無底洞。
166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169
《內人吹笛詞》 元·楊維楨
天室年來教春坊,紫云制曲吹寧王。
美人何處竊九漏,耳譜亦解傳伊涼。
鹍弦轉斷黃金軸,獨據胡床弄橫玉。
冶情忽逐野鶯飛,十指紅蠶迷起伏。
170
《和盧養元書事(二首)》 元·楊維楨
年年苛吏傷王政,往往紅氓叛教條。
漳水有時生小草,洞庭無地種余苗。
伏龍雛鳳應勞訪,綺季黃公底用招。
聞道紫樞開錫燕,寶釘大銙賜天驕。
時哈相招東南三處士。
171
《聽蛙》 明·劉基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條風入綺窗,清晨細雨霏檐瓦。
172
《薔薇》 宋·夏竦
紅房深淺翠條低,滿架清香敵麝臍。
攀折若無花底刺,豈教桃李獨成蹊。
174
《寄宇文邛州》 宋·張栻
寄語臨邛守,相望萬里情。
有來詩句好,足驗教條清。
好古從時訕,為邦已政成。
無尋子虛賦,忠厚詔諸生。
175
《次韻張守勸農》 宋·陳造
眼向囊書老不明,合遵寬教事農耕。
雨馀驟變菖條綠,曉起欣聆布谷聲。
譚笑俾民無死徙,豐兇轉手有虛盈。
衰翁倍荷殷勤意,緘致無非翠織成。
176
《次韻張守勸農二首》 宋·陳造
競簉行軒親色笑,教條初不作風霜。
為公醉德仍醇酎,惠我溫言亦報章。
重見桐鄉敬朱邑,不須畏疊詫庚桑。
受廛定許休吾老,已戒諸雛計裹糧。
177
《寄王尚書》 宋·陳造
一昨家庭拜帝綸,熊轓催去不逡巡。
小遲繡袞升元輔,復向蓬萊作主人。
竹馬未迎歡意浹,蒲鞭重試教條新。
詩賡樂職諸生事,筆力誰今斡萬鈞。
178
《贈鹽城諸友》 宋·陳造
泉脈不通海濱土,人家轆轤上鹹鹵。
新粳本自玉為爛,薦熟便如猩血煮。
初嘗已嘆失香味,久食更憂戕肺腑。
城西禆海百頃寬,紺碧瀰瀰含霧雨。
180
《次韻張守惠山》 宋·陳造
詩伯心如水,熊轓再護邊。
教條父老舞,姓字裔夷傳。
客到牽鈴索,詩成仰屋椽。
平吞云夢澤,聊酌隱之泉。
* 關于條教的詩詞 描寫條教的詩詞 帶有條教的詩詞 包含條教的古詩詞(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