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條折的詩詞(366首)

    41 《折楊柳》 明·陳言

    裊裊城邊柳,相思幾度攀。
    不顰復不語,長望獨長嘆。
    露葉凝愁黛,垂條拂髻鬟。
    落花相與恨,不斷若連環。

    42 《折楊柳枝詞戲贈朱文昭》 明·黃哲

    綠陰馳道繞隋宮,拂雨撩煙送晚風。
    萬樹千條都折盡,不堪回首畫橋東。

    43 《折楊柳》 明·劉效祖

    楊柳千條拂地垂,春風送客妾心悲。
    誰家年少輕離別,偏把愁聲笛里吹。

    44 《折楊柳》 明·王逢年

    邊樓夜笛吹霜月,玉門楊柳邊人折。
    長條短條系相思,故園東風鶯囀枝。
    鴛鴦機上腸應斷,綠滿天涯人未歸。

    45 《折楊柳》 明·魏時敏

    嫩葉柔條拂短檐,鶯啼燕語曉風恬。
    傷春無計留春住,怕見飛花不卷簾。

    46 《折楊柳》 明·朱成泳

    靈州城下柳,多被官軍竊。
    猶余拂地條,更苦行人折。
    無復眼窺春,不見花飛雪。
    今君赴玉關,將何贈離別。

    47 《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 唐·李商隱

    (其一)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其二)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48 《折杏子》 宋·楊萬里

    天暖酒易醺,春暮花難覓。
    意行到南園,杏子半紅碧。
    輕風動高枝,可望不可摘。
    聳肩跂一足,偶爾攀翻得。
    攀條初亦喜,折條還復惜。
    小苦已自韻,未酸政堪吃。
    聊將插鬢皈,空樽有余瀝。

    49 《昌言謫官符離有病鶴折翼舟載以行及還修注始》 宋·司馬光

    曾下青田啄玉苗,泥沙病羽久蕭條。
    謫仙不欲留塵世,依舊提攜上碧霄。

    50 《紹興帥相公遺小春新花且折簡云對瑞香啜之大》 宋·曾幾

    打門將軍得人驚,十月茶牙照眼明。
    漏泄春光凌雪色,柳條萱草太遲生。

    51 《崔白敗荷折葦寒鷺》 宋·文同

    疏葦雨中老,亂荷霜外凋。
    多情惟白鳥,常此伴蕭條。

    52 《折楊柳》 宋·文同

    垂楊百尺臨池水,風定煙濃盤不起。
    欲折長條寄遠行,想到君邊已憔悴。

    53 《折楊柳》 宋·李新

    東風來何時,百花已飄零。
    獨余堤上柳,慘淡含春榮。
    扁舟復何適,延客江上亭。
    顧無青玉案,何以送子行。
    攀條欲相贈,上有雙流鶯。
    流鶯正求友,奈此別離情。

    54 《折楊柳五首》 宋·曹勛

    折楊柳,上隋堤,攀條同憶送君時。
    君王近發關中卒,更戍歸來尚未遲。

    55 《折楊柳》 宋·王铚

    手拗楊柳贈行人,情條恨葉江南春。
    朦朧疏煙濕芳草,搖落微風生白蘋。
    長亭短亭鎖離魂,古情不盡今情新。
    一聲驪歌幾聲哭,行人去后春江綠。

    56 《次韻超然與折桂覺大師兼簡方丈老》 宋·釋正覺

    束肚三條篾,恬然臥家林。
    機深大仰寂,用捷長沙岑。
    空壑溪鳴玉,疏筠月漏金。
    東山師叔在,此道未浮沈。

    57 《相和歌辭·燕歌行》 唐·賈至

    國之重鎮惟幽都,東威九夷制北胡。
    五軍精卒三十萬,百戰百勝擒單于。
    前臨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亙千里。

    58 《相和歌辭·從軍行六首》 唐·劉長卿

    回看虜騎合,城下漢兵稀。
    白刃兩相向,黃云愁不飛。
    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
    落日更蕭條,北方動枯草。

    唐詩三百首樂府寫景

    59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游春辭三首》 唐·令狐楚

    晚游臨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樹羅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風前調玉管,花下簇金羈。
    閶闔春風起,蓬萊雪水消。
    相將折楊柳,爭取最長條。

    60 《雜曲歌辭·行路難》 唐·崔顥

    君不見建章宮中金明枝,萬萬長條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見。
    艷彩朝含四寶宮,香風吹入朝云殿。

    * 關于條折的詩詞 描寫條折的詩詞 帶有條折的詩詞 包含條折的古詩詞(3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