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條子的詩詞(729首)
202
《送丹陽采訪》 唐·徐安貞
郡縣分南國,皇華出圣朝。
為憐鄉棹近,不道使車遙。
舊俗吳三讓,遺風漢六條。
愿言除疾苦,天子聽歌謠。
203
《送陸員外》 唐·王維
郎署有伊人,居然古人風。
天子顧河北,詔書除征東。
拜手辭上官,緩步出南宮。
九河平原外,七國薊門中。
208
《送馬秀才落第歸江南》 唐·劉長卿
南客懷歸鄉夢頻,東門悵別柳條新。
殷勤斗酒城陰暮,蕩漾孤舟楚水春。
湘竹舊斑思帝子,江蘺初綠怨騷人。
憐君此去未得意,陌上愁看淚滿巾。
209
《嚴陵釣臺,送李康成赴江東使》 唐·劉長卿
潺湲子陵瀨,仿佛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馀轉。
古臺落日共蕭條,寒水無波更清淺。
臺上漁竿不復持,卻令猿鳥向人悲。
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212
《古意》 唐·李白
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
輕條不自引,為逐春風斜。
百丈托遠松,纏綿成一家。
誰言會面易,各在青山崖。
婦女閨怨
213
《春日獨坐,寄鄭明府》 唐·李白
燕麥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
長條一拂春風去,盡日飄揚無定時。
我在河南別離久,那堪坐此對窗牖。
情人道來竟不來,何人共醉新豐酒。
215
《句》 唐·李白
焰隨紅日去,煙逐暮云飛。
(令一日賦山火詩云:
“野火燒山后,人歸火不歸。
”思軋不屬,
220
《送薛播擢第歸河東》 唐·岑參
歸去新戰勝,盛名人共聞。
鄉連渭川樹,家近條山云。
夫子能好學,圣朝全用文。
弟兄負世譽,詞賦超人群。
雨氣醒別酒,城陰低暮曛。
遙知出關后,更有一終軍。
* 關于條子的詩詞 描寫條子的詩詞 帶有條子的詩詞 包含條子的古詩詞(7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