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杞子的詩詞(154首)
81
《北邙行》 明·楚石梵琦
請君停一觴,聽我歌北邙。
北邙在何許,乃在洛之陽。
洛陽城中千萬家,無有一家免亂亡。
天地開辟來,死者生之常。
82
《寄懷張圣標金吾》 明·劉榮嗣
誰將空谷貯閑身,念子悠悠白發新。
調募累年兵愈弱,征輸滿地國方貧。
可能高臥吟《梁父》,仍恐私憂累杞人。
若問近來朋友事,依然騎馬踏京塵。
86
《錦里卜筑詩》 明·趙善瑛
錦里幽棲處,悠然遠俗囂。
地偏車馬少,山近市城遙。
松竹連蹊徑,藤蘿掩屋茅。
閉門窮典籍,修業問芻蕘。
87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89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宋·蘇軾
只知楚越為天涯,不知肝膽非一家。
此身如線自縈繞,左旋右轉隨繅車。
誤拋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従稚川隱羅浮,先與靈運開永嘉。
90
《殘臘獨出二首》 宋·蘇軾
幽尋本無事,獨往意自長。
釣魚豐樂橋,采杞逍遙堂。
羅浮春欲動,云日有清光。
處處野梅開,家家臘酒香。
91
《蔡景繁官舍小閣》 宋·蘇軾
使君不獨東南美,典型長記先君子。
戲嘲王叟短轅車,肯為徐郎書紙尾。
三年弭節江湖上,千首放懷風月里。
手開東閣坐虛明,目凈東溪照清泚。
93
《和陶桃花源》 宋·蘇軾
凡圣無異居,清濁共此世。
心閑偶自見,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處,要使六用廢。
桃源信不遠,杖藜可小憩。
94
《送周朝議守漢州》 宋·蘇軾
茶為西南病,岷俗記二李。
(杞與稷也。
)何人折其鋒,矯矯六君子。
(謂思道與侄正孺、張永徽、吳醇翁、呂元鈞、宋文輔也。
97
《幽居雜題》 宋·陸游
忽忽年光逝,悠悠世事非。
曉猶明績火,晝永咎漁扉。
施食禽魚熟,疏溝杞菊肥。
寂寥何所嘆?父子自相依。
98
《采藥》 宋·陸游
篢子編成細箬新,獨穿空翠上嶙峋。
丹砂巖際朝暾日,狗杞云間夜吠人。
絡石菖蒲蒙綠發,纏松薜荔長蒼鱗。
金貂謁帝我未暇,且作人間千歲身。
99
《平安》 宋·文天祥
平原太守顏真卿,長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漁陽動鼙鼓,大河以北無堅城。
公家兄弟奮戈起,一十七郡連夏盟。
賊聞失色分兵還,不敢長驅入咸京。
100
《題曾氏連理本》 宋·文天祥
皇后嘉樹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軌。
德澤純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
大明香琴橘,貞觀玉華李。
一時圖傳傳奇觀,榮華過眼轉九易。
* 關于杞子的詩詞 描寫杞子的詩詞 帶有杞子的詩詞 包含杞子的古詩詞(1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