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杜里的詩詞(804首)

    741 《次韻王醇甫藏禿筆三首》 宋·項安世

    剡剡蘭臺綴不亭,翩翩鸚鵡健相陵。
    少時鋒穎先毛遂,晚歲頭顱嗣祖能。
    杜老壁間留掃馬,符王宮里罷棲蠅。
    莫欺貧士無檀施,時向文房度一僧。

    742 《又次韻吳少保游雄楚樓及渚宮》 宋·項安世

    紅旗繡額上城頭,菱葉荷花下小舟。
    遵渚夷猶蕩佳月,倚天突兀對高秋。
    坡公句里東南水,杜老詩中西北樓。
    點化山川一刀匕,風流從此說吾州。

    743 《過如春堂觀趙德麟詩貼因次趙成卿韻》 宋·項安世

    阿麟文采近西京,付與而分翰墨名。
    今日如春堂上看,當年遺貼子孫榮。
    元豐曲里承平話,小杜詩中戰伐情。
    濟上舊游成一夢,王孫端復可憐生。

    744 《閩中早春》 宋·張嵲

    愁見繁云貼死灰,驟喜春從天際回。
    晴云流爛滿峰起,瀲滟陂塘泉脈來。
    春歸欲驗將何許,柳腰杏頰知春處。
    出門矯首望四郊,滿目都無故園樹。

    745 《寄題趙丞相獨往亭》 宋·張嵲

    留侯佐漢日,結志已離群。
    唐樂閑退年,陟險勤邦君。
    區中豈所慕,物外良作論。
    上宰曩僑寓,新亭初目存。

    746 《挽薛季益尚書》 宋·陳傅良

    州里誰如此達尊,戶庭深靜最情敦。
    不將尺牘通當路,卻枉扁舟訪杜門。
    每見色溫如有屬,欲書心槐不能言。
    從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橫塘兩獻樽。

    747 《憶筇杖》 宋·陳傅良

    岷峨山下筇竹杖,危者使安衰可壯。
    秦皇漢武窮兵不可得,我獨得之今丞相。
    前年有旨還故園,其冬急召朝日邊。
    半歲驅馳數千里,賴有此杖常扶顛。

    748 《和趙章泉見寄二首》 宋·劉宰

    平生錯里識曹劉,眼底誰為第一流。
    錦里正慶推老杜,魯人亦解說東丘。
    騎驢頗忘推敲否,上馬還能矍鑠不。
    此去相思君會取,菊黃梅蕊上枝頭。

    749 《謝朱促玉二首》 宋·劉宰

    夫子知名浙水西,妙年奧學洞幾微。
    一官薄領身如寄,萬里云霄步若飛。
    詩苦何妨同杜老,說難終不羨韓非。
    擬酬白雪陽春句,愿借天孫織女機。

    750 《京邸思家》 宋·劉黻

    小樓終日戶全扃,詩卷閒消客子檠。
    城里不曾聞杜宇,尚疑三月未清明。

    751 《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宋·許月卿

    對時思故國。
    客里厭南音。
    同谷凄涼惡,三閭感慨心。
    賜衣聊杜句,要艾孰騷吟。
    莫說成都景,岷峨秋滿襟。

    752 《送碧梧入府》 宋·許月卿

    人勸公入相,我勸公早歸。
    今以副樞入,好以元樞回。
    易為六經宗,學易貴知時。
    時止則時行,時義大矣哉。

    753 《斷橋春望》 宋·王镃

    拾翠車閑輦路塵,山南山北杜鵑春。
    誰家庭院東風里,飛出桃花不見人。

    754 《喜劉邦瑞遷居采芹坊二首》 宋·林景熙

    井鄉聚散笑匆匆,歲月無情忽兩翁。
    燈火城南聽夜雨,桑麻杜曲憶春風。
    百花新意皆歸燕,萬里離愁獨寄鴻。
    重約扁舟尋禹穴,夕陽疏樹亂云東。

    755 《知宗柑詩用韻頗險予既知之復取所未用之韻續》 宋·林景熙

    書閱揚州貢,功觀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動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葉染藍。
    金衣愛日照。

    756 《答金華王玉成》 宋·林景熙

    詩吞楚澤渺無邊,不用神丹骨已仙。
    九萬里程驚落羽,三千年事撫遺編。
    銅盤老淚胡笳裹,金粟荒愁杜宇前。
    惟有雙溪溪上月,清光照客尚依然。

    757 《閩中春暮》 明·張羽

    吳山入夢驛程賒,身逐孤帆客海涯。
    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歸家。
    桄榔土潤蠻煙合,楊柳江深瘴霧遮。
    倚遍闌干愁似海,杜鵑啼過木蘭花。

    758 《風雨嘆(吳江舟中作)》 明·李東陽

    壬辰七月壬子日,大風東來吹海溢。
    崢嶸巨浪高比山,水底長鯨作人立。
    愁云壓地濕不翻,六合慘澹迷乾坤。
    陰陽九道錯白黑,烏兔不敢東西奔。

    759 《送希甫使蜀》 宋·孔武仲

    漢節西南出,征鞍萬里賒。
    清朝早敭歷,遠使更光華。
    山壯蠶叢國。
    云深杜宇家。
    暫宣寬大詔,恩信及天涯。

    760 《次韻鮮于晉伯清明日過水南》 宋·晁公溯

    又賦斜川五日詩,行將去此欲何之。
    一年春事倉庚報,萬里鄉心杜宇知。
    筆力早衰無痛快,詞源漸老乏經奇。
    文章子駿惟君似,學到揚州刺史時。

    * 關于杜里的詩詞 描寫杜里的詩詞 帶有杜里的詩詞 包含杜里的古詩詞(8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