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杖輕的詩詞(357首)
242
《重贈》 宋·蘇轍
出家無復家,視身等云浮。
東西隨風行,忽然遍九州。
君居龍川城,筑室星一周。
屋瓦如翬飛,象設具冕旒。
243
《次韻子瞻游徑山》 宋·蘇轍
去年渡江愛吳山,忽忘蜀道輕秦川。
錢塘后到山最勝,下枕湖水相縈旋。
坐疑吳會無復有,扁舟屢出凌濤淵。
今秋復入徑山寺,勢壓眾嶺皆摧顛。
244
《和王衢見寄》 宋·魏野
久向東郊住,漸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見客禮儀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轉輕。
身猶為外物,詩亦是虛名。
245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246
《禮部尚書洪公挽歌詞》 宋·葛立方
沙場握節杖時髦,說舌縱橫小六韜。
委質肯輕從晉鼓,摛文空見泣秦牢。
冷山韻語名如斗,蓮濼危言命若毛。
豈料歸朝才十稔,白楊聲裹壽原高。
249
《豐樂樓》 宋·韓元吉
今歲西湖上,經行始此回。
輕煙認花柳,細雨識樓臺。
春半已多日,官閒能自來。
情知欠樽酒,倚杖且徘徊。
250
《雨作妨登山》 宋·劉過
杖履飄然不整巾。
緣何問得梵王城。
淡煙翠濕千螺皺,微日煙消一紙輕。
隔山烏語如人語,觸處風聲若水聲。
見說一犁今已足,笑歌蓬首餉天耕。
251
《云際贈施子》 宋·劉子翚
驚沙慘淡連云起,曳杖悲歌行復止。
春城是處聞鼓鼙,好風依舊開桃李。
對花惆悵忽逢君,把酒無歡如啜水。
六年喪亂兩相見,世路艱難嗟若此。
253
《送趙仲達》 宋·王之道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豈容輕慍喜。
白首如新傾蓋歡,誰解乘閒究斯理。
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行千里。
惠寵顧我端有由,衰滯不應能致此。
254
《漁村落照》 宋·王之道
寒蘆萬頃迷西東,夕陽上下江天紅。
炊煙幾處裊輕碧,知是漁家收釣筒。
老翁長須更廣顙,路逢百錢掛藜杖。
三杯酒罷月已高,短棹扁舟還獨往。
255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256
《思悲翁》 明·劉基
弱齡輕日月,邁景想神仙。
顧往諒無及,待來徒自憐。
黃金棄砂礫,劬心煉丹鉛。
鑿石不得水,沉劍徒窺淵。
257
《奉和御製七夕》 宋·夏竦
紫皇宴服出瑤臺,杖下涼宵水殿開。
初月上弦光泛滟,橫河案戶勢徘徊。
扇分蘭露侵衣滴,簾卷天香拂帳來。
閣道森沉飛絳節,龍敖鳳吹凌霄發。
258
《和晏相公雪》 宋·韓維
去年陽氣驕,不雪盡冬序。
今年未開臘,已見六花注。
矜新忽微飄,爭急遂橫鶩。
浩蕩天地和,曠爽樓觀曙。
259
《文懿大師院假山》 宋·強至
繞郭非無海上山,更收紫翠入禪關。
竺峰飛過傳聞后,蓬島移來想像間。
草樹細含生意足,云煙輕帶野情還。
主人高臥嵩衡畔,應放幽尋杖履閒。
* 關于杖輕的詩詞 描寫杖輕的詩詞 帶有杖輕的詩詞 包含杖輕的古詩詞(3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