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杖藜的詩詞(837首)

    561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562 《張舍人南溪別業》 唐·法振

    新田繞屋半春耕,藜杖閑門引客行。
    山翠自成微雨色,谿花不隱亂泉聲。
    漁家遠到堪留興,公府懸知欲厭名。
    入夜更宜明月滿,雙童喚出解吹笙。

    563 《遇道者》 唐·貫休

    鶴骨松筋風貌殊,不言名姓絕榮枯。
    尋常藜杖九衢里,莫是商山一皓無。
    身帶煙霞游汗漫,藥兼神鬼在葫蘆。
    只應張果支公輩,時復相逢醉海隅。

    564 《酬葉縣劉明府避地廬山言懷詒鄭錄事昆季茍尊師兼見贈之》 唐·吳筠

    明哲良罕遇,遇君輒思齊。
    挺生著天爵,自可析人珪。
    河洛初沸騰,方期掃虹霓。
    時命竟未合,安能親鼓鼙。

    565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566 《詠懷八十二首》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抒情

    567 《訴衷情(五之二)》 宋·王安石

    練巾藜杖白云間。
    有興即躋攀。
    追思往昔如夢,華轂也曾丹。
    塵自擾,性長閑。
    更無還。
    達如周召,究似丘軻,祗個山山。

    568 《虞美人(極目亭望西山)》 宋·葉夢得

    翻翻翠葉梧桐老。
    雨后涼生早。
    葛巾藜杖正關情。
    莫遣繁蟬容易、作秋聲。
    遙空不盡青天去。
    一抹殘霞暮。
    病余無力厭躋攀。
    為寄曲闌幽意、到西山。

    569 《虞美人(邢子友會上)》 宋·陳與義

    超然堂上閑賓主。
    不受人間暑。
    冰盤圍坐此州無。
    卻有一瓶和露、玉芙蕖。
    亭亭風骨涼生牖。
    消盡尊中酒。
    酒闌明月轉城西。
    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

    570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 宋·陳與義

    山人本合居巖嶺。
    聊問支郎分半境。
    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
    呼兒汲水添茶鼎。
    甘勝吳山山下井。
    一甌清露一爐云,偏覺平生今日永。

    571 《虞美人(邢子友會上)》 宋·陳與義

    超然堂上閑賓主。
    不受人間暑。
    冰盤圍坐此州無。
    卻有一瓶和露、玉芙蕖。
    亭亭風骨涼生牖。
    消盡尊中酒。
    酒闌明月轉城西。
    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

    羈旅寫景離別懷古傷今

    572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 宋·陳與義

    山人本合居巖嶺。
    聊問支郎分半境。
    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
    呼兒汲水添茶鼎。
    甘勝吳山山下井。
    一甌清露一爐云,偏覺平生今日永。

    抒情

    573 《踏莎行》 宋·楊無咎

    燈月交光,笙簧遞響。
    繁華依舊升平樣。
    心期休卜紫姑神,文章曾照青藜杖。
    歌落梁塵,酒搖鱗浪。
    暫還南國同邀賞。
    明年侍輦向端門,卻瞻日表青霄上。

    574 《臨江仙》 宋·倪稱

    茅屋三間臨木杪,門前流水潺潺。
    林泉得趣喜身閑。
    開窗延翠竹,翦樹納青山。
    行樂政須筋力健,莫令白發衰顏。
    與君藜杖極躋攀。
    嶺頭舒望眼,天末數煙鬟。

    575 《滿庭芳》 宋·葛立方

    扉映琉璃,窗搖云母,水堂新甃云灣。
    際天波面,玉鏡寶奩寬。
    欄外青山幾壘,瑤煙斂、影落千鬟。
    寒汀晚,蘆花飛雪,風定白鷗閑。

    576 《生查子(枕上作)》 宋·洪適

    貪看端木花,難辦銷金帳。
    庭下舞瓊瑤,飛到須眉上。
    衰病不禁寒,對景頻惆悵。
    夢寐到凌風,倚著青藜杖。

    577 《念奴嬌》 宋·沈端節

    嫩涼清曉,淡秋容、橫寫鮫綃十幅。
    山水光中參意味,不管人間榮辱。
    藜杖棕鞋,綸巾鶴氅,賓主俱遺俗。
    倚闌舒嘯,一樽花下相屬。

    578 《念奴嬌(二和)》 宋·劉克莊

    并游英俊,從頭數、富貴消磨誰紀。
    道眼看來,嘆人生如寄,家如旅邸。
    教婢羹藜,課奴種韭,聊誑殘牙齒。
    草堂綿_,百年棲托于此。

    古詩三百首贊頌兒童

    579 《念奴嬌》 宋·劉克莊

    自填曲子,自歌之、豈是行家官樣。
    眼瞎背駝方引去,羞殺陳摶種放。
    摺起殘編,寄聲太乙,不必煩藜杖。
    陳人束閣,讓他來者居上。

    580 《水龍吟(丙辰生日)》 宋·劉克莊

    兒童不識樗翁,挽衣借問年今幾。
    少如彥國,大如君實,披襟高比。
    德業天淵,有些似處,須眉而已。
    愿老身無事,小車乘興,名園內、行窩里。

    * 關于杖藜的詩詞 描寫杖藜的詩詞 帶有杖藜的詩詞 包含杖藜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