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杖端的詩詞(203首)
102
《和丘宗卿贈長句之韻》 宋·楊萬里
君入修門才一見,我出修門風刮面。
皈來急問有新詩,勺勺舉似君不疑。
殿門握手冠纓絕,煙如云破瞻秋月。
老懷勃郁久不開,為君傾豁情既竭。
105
《再寄》 宋·張耒
宛丘之別今五年,汴上留連才一日。
殘生飄泊客東南,憂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獨宛然,但覺巖巖瘦而實。
有如霜露入秋山,掃除繁蔚峰巒出。
106
《再和公擇舅氏雜言》 宋·黃庭堅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術。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蟬蛻俗學之市,烏哺仁人之林。
養生事親汔師古,炊玉爨桂能至今。
歲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108
《陳先輩故居》 唐·皮日休
杉桂交陰一里余,逢人渾似洞天居。
千株橘樹唯沽酒,十頃蓮塘不買魚。
藜杖閑來侵徑竹,角巾端坐滿樓書。
襄陽無限煙霞地,難覓幽奇似此殊。
109
《次韻邵子文書夢》 宋·晁說之
先生有道無守田,長歌擊壤醉伊川。
今式玄冢高嵩巒,嗣子詩禮老益端。
少從父友學其難,一書百讀口角涎。
父友寸步簡策邊,聲名九州四海寬。
110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111
《黑裘》 宋·王禹偁
野蠶自成繭,繰絡為山紬。
此物產何許,莢夷負海州。
一端重數斤,裁染為吾裘。
守黑異華楚,示儉非輕柔。
113
《三和》 宋·劉克莊
花籃果擔更噭呼,巾{左巾右篝去竹}絢爛車騎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豈護短仍憑愚。
厥初捧楬土與木,繼以刀割俄香涂。
垂旒絕類河求弁,照乘得匪龍獻珠。
114
《次韻二首》 宋·劉克莊
投老參陪杖屨間,頗容摘宋更薰班。
端能面我九年壁,不惜分君一半山。
絕喜庚桑來畏壘,懶為涑水續君灘。
夷居巷處何嘗陋,但看當年孔與顏。
115
《金陵作》 宋·劉克莊
高牙拂云車帶雨,清曉西州氣成霧。
玉麟堂上少文書,白鷺亭前多杖屨。
古來此地一都會,城郭樓臺盡非故。
落日曚曨江北山,斷煙仿佛新亭路。
116
《題滿氏申申亭》 宋·王令
申申亭者名自誰,河東丈人身銘之。
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暢名其題。
雖然自奉頗幽樂,豈敢兼忽當世為。
若日所憂非所及,因以遯世無悶辭。
117
《送韓山人》 宋·文同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訪我于三隅。
端然入座更誰顧,談辯袞袞如流珠。
靈丹嘗凝日月鼎,至寶自產乾刊爐。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雙舄為飛鳧。
118
《次韻張迪功春日》 宋·陳與義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無一半寒。
不覺轉頭逢歲換,便須揩目待花看。
爭新游女幡垂鬢,依舊先生日照盤。
從此不憂風雪厄,杖藜時可過蘇端。
119
《中秋不見月》 宋·陳與義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霑襟萬條血。
姮娥留笑侍今年,凈洗金觥對銀闕。
高唐妬歸心不閑,招得對姨同作難。
豈惟恨滿月宮里,腸斷西山吳采鸞。
* 關于杖端的詩詞 描寫杖端的詩詞 帶有杖端的詩詞 包含杖端的古詩詞(2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