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杖家的詩詞(651首)

    24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42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243 《破窯賦/寒窯賦/勸世章》 宋·呂蒙正

    版本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勸誡人生思想

    24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45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246 《浣溪沙》 宋·蘇軾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
    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饑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247 《浣溪沙·麻葉層層葉光》 唐·杜甫

    麻葉層層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248 《念奴嬌 方景兩先生廟》 清·鄭燮

    乾坤欹側,藉豪英幾輩,半空撐住。
    千古龍逢源不死,七竅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樸拙為艱苦。
    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249 《汝墳貧女》 宋·梅堯臣

    汝墳貧家女,行哭音凄愴。
    自言有老父,孤獨無丁壯。
    郡吏來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龍鐘去攜杖。

    250 《邊中送別》 明·袁崇煥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
    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

    251 《南水村》 宋·盧多遜

    珠崖風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門。
    鸚鵡巢時椰結子,鷓鴣啼處竹生孫。
    漁監家給無虛市,禾黍年登有酒尊。
    遠客杖藜來往熟,卻疑身世在桃源。

    252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普度

    雨滌炎威,秋云自在。
    一片兩片拄杖頭,或卷或舒林木外。
    白璧明珠,泥團土塊。
    放去收來顆顆圓,填溝塞壑無人會。
    阿呵呵,六只骰子滿盆紅,有采無采,大家別賽。

    253 《對酒》 明·陳憲章

    半開半謝花相催,江水東流不復回。
    扶杖江頭看花樹,不知笑向酒家來。

    254 《挽陳東湖先生》 未知·張衡

    清溝名父子,濁世福人家。
    二妙手誰抗,一翁顛未華。
    天方章猿鶴,歲忽值龍蛇。
    公死可無憾,吾生未有涯。

    255 《梅花引 過天門關作》 元·趙秉文

    山如峽。
    天如席。
    石顛樹老冰崖坼。
    雪霏霏。

    256 《天臺游山》 宋·陳知柔

    煙蘿穿幾重,柴車倦驅駕。
    忽尋鐘磬音,山腰得僧舍。
    主僧聞我來,曳杖出相迓。
    揖我坐虛閣,登臨欠臺榭。

    257 《晝錦堂·思縱步》 宋·劉子寰

    思縱步,時自駐籃輿,策杖荒郊。
    為有柔荑可坐,野菜時挑。
    思憶家山行樂處,片心時逐野云飄。
    歌長鋏、遙寄故人,歸路賦隱辭招。

    258 《賀參政生日古風》 宋·翁合

    國朝啟運星聚奎,太極夫子生濂溪。
    圣遠言湮開眾迷,接引伊洛為航梯。
    乾精神粹星端拶,紙上陳跡俱筌蹄。
    南來道統墜涂泥,我考亭翁重挈提。

    259 《老農吟》 宋·柴元彪

    襏襫田家翁,矍鑠須眉白。
    問渠年幾許,不記年庚甲。
    自言身世居此村,三十得兒兒復孫。
    傷哉兒孫已露電,朝昏只影空斷魂。

    260 《寄朱滄洲》 宋·陳紀

    不見滄洲已十霜,夢中炯炯此靈光。
    青山拄杖尚能否,華發與秋俱老蒼。
    夜雨豐湖吟浩蕩,夕陽鶴觀吊興亡。
    通家有子今頭白,此意堪君累十觴。

    * 關于杖家的詩詞 描寫杖家的詩詞 帶有杖家的詩詞 包含杖家的古詩詞(6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