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杖力的詩詞(287首)

    181 《夜坐二首》 宋·劉克莊

    并擁三重絮,猶新二尺檠。
    屋高先見月,城遠忽聞更。
    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輕。
    若非檐鐵響,淡殺老書生。

    182 《送山甫赴嶺口倉與黃兄來復同載》 宋·劉克莊

    德遠先生學者師,此郎超詣可傳衣。
    凌云才子聲名早,煮海粗官氣力微。
    二尺檠商今與古,三家村有是和非。
    直須滿了葵丘戌,策杖溪邊待璧歸。

    183 《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 宋·王令

    山形郁盤陀,石路隨直紆。
    蔭松坐興長,飲泉百煩除。
    憶望江上樓,采翠橫晴虛。
    愛之不能去,取席臥與俱。

    184 《題滿氏申申亭》 宋·王令

    申申亭者名自誰,河東丈人身銘之。
    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暢名其題。
    雖然自奉頗幽樂,豈敢兼忽當世為。
    若日所憂非所及,因以遯世無悶辭。

    185 《同范直愚單履游浯溪》 宋·陳與義

    瀟湘之流碧復碧,上有鐵立千尋壁。
    河朔功就人與能,湖南碑成江動色。
    文章得意易為好,書雜矛劍天假力。
    四百年來如創見,雷公雨師知此石。
    小儒五載憂國淚,杖藜今日溪水側。
    欲搜奇句謝兩公,風作浪涌空心惻。

    186 《游秦巖》 宋·陳與義

    秦巖昧舊聞,勝會非復常。
    異哉五里秘,發此一日狂。
    篝燈破大陰,拄杖入仙鄉。
    散途楊梅實,承磴菡萏房。

    187 《秋日客思》 宋·陳與義

    南北東西俱我鄉,聊從地主借繩床。
    諸公共得何侯力,遠方新抄陸氏方。
    老去事多藜杖在,夜來秋到葉聲長。
    蓬萊可托無因至,試覓人間千仞崗。

    188 《次七兄韻題二兄靜明閣》 宋·周必大

    堤有芙蓉沼有蕖,東西精舍直平湖。
    市朝間闊聊中隱,山隰橫陳豈子都。
    杖屨意行非得得,輪蹄心遠任區區。
    休窮眼力精疆界,且把詩篇替畫圖。

    189 《次韻溧水令李彥平清賞圖》 宋·周必大

    俗吏才拘拘,書生志落落。
    均之窘幾案,底處著丘壑。
    中山李長官,整暇非政學。
    庭虛吏早散,園古句頻琢。

    190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圓。
    雖結丹頭終耗失,

    191 《拙庵》 宋·白玉蟾

    笑攜藜杖倚寒松,現世神仙一拙翁。
    冠簡投關離玉闕,天人推出鎮琳宮。
    身居星弁霞裾上,心在煙都月府中。
    豈是摩挲令發黑,不須服餌自顏紅。

    192 《贈玉隆王直歲游武當山》 宋·白玉蟾

    西山猿啼啼不已,千巖萬壑綠煙起。
    杖頭挑月過瀟湘,去飲清陽澗下水。
    清陽澗上五龍池,池邊落葉不敢飛。
    太玄真人去未歸,七十二峰空斜暉。

    193 《送僧常妙還永嘉》 宋·毛滂

    杖策辭江寺,秋途誰與偕。
    霜風侵布衲,草露濕芒鞋。
    收缽無余事,還鄉非俗懷。
    金剛真有力,魔避不須排。

    194 《刁晾純挽歌詞二章》 宋·曾鞏

    史觀郎闈得謝歸,桓桓筋力未全衰。
    園林笑傲笙歌擁,山水追尋幾杖隨。
    尺牘百封虛有意,文章十帙更傳誰。
    余花自出藏春塢,一點青燈照繐帷。

    195 《云際贈施子》 宋·劉子翚

    驚沙慘淡連云起,曳杖悲歌行復止。
    春城是處聞鼓鼙,好風依舊開桃李。
    對花惆悵忽逢君,把酒無歡如啜水。
    六年喪亂兩相見,世路艱難嗟若此。

    196 《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宋·王之道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溫。
    永懷經年別,及此春日暄。
    幽閒誰與娛,依依映丘樊。
    計臺二三友,才高工撥繁。

    197 《泛汝聯句》 宋·韓維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198 《答師厚和叔喜病起相招》 宋·韓維

    韓孟天下好,祝身猶戲駏蛩。
    今吾二三友,幸而得相逢。
    如何病在枕,垂見月律窮。
    前日始能杖,氣力微春螽。

    199 《大寒呈張太博》 宋·鄭獬

    寒風怒蓬勃,排戶入吾室。
    沙灰漲天黑,白日赤黃色。
    捉衣擁肩坐,心脾寒憀慄。
    須臾天氣變,陰黯如涂漆。

    200 《和梁潤之晚登繡嶺》 宋·強至

    翠華絳節去忘還,輦路宮墻壞舊山。
    青史空文興廢后,玉真馀恨有無間。
    杖藜一笑緣危徑,弄筆高吟望故關。
    足力怪君強健甚,慣行棧道不為艱。

    * 關于杖力的詩詞 描寫杖力的詩詞 帶有杖力的詩詞 包含杖力的古詩詞(2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