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村名的詩詞(542首)

    101 《過新豐村偶成》 宋·衛宗武

    咫尺是江城,欲前猶未能。
    舟行尋宿泊,村近問名稱。
    愁聚眉常斂,吟窮思屢凝。
    新豐舊游地,過騎免憑陵。

    102 《次韻吳竹溪名俊民謝單景山名樞載酒》 宋·陳著

    杯盤移醉冠春園,酒散人歸月在門。
    何日喜還供笑語,酌君村酒侑齏盆。

    103 《次韻劉后村所贈延慶主僧圭復翁詩三首》 宋·陳著

    清到復翁方是清,不求名處莫逃名。
    南湖一片平鋪水,中有拍天波浪聲。

    104 《和劉后村雜興》 宋·胡仲弓

    累疏仇勤奏榻前,憂時急似救頭然。
    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當於晚節全。
    投祓歸來泉石上,班荊坐向竹梅邊。
    烏臺無復詩公案,弄月嘲風亦偶然。

    105 《過莆城懷別劉后村中書因以奉寄》 宋·胡仲弓

    入洛深衣已十春,聲名千載有知聞。
    不須更結耆英社,溧水前頭獨繪君。

    106 《花村二首》 宋·華岳

    夜宿花村不見花,數間茅屋瞰溪沙。
    山翁不是通名姓,幾誤河陽令尹家。

    107 《山村》 宋·王铚

    家依溪口破殘村,身伴渡頭零落云。
    更向空山拾黃葉,姓名那有世人聞。

    108 《游南山普寧院院中止有數僧別立堂處村仆幾百》 宋·張镃

    入港晴蕪遠際山,鷺群翻處綠回環。
    林隈陷寺僧慵出,橋底通船客正閒。
    乍喜身心俱寂靜,足憐名相惑愚頑。
    興闌猶約寒梅發,月下來觀側近灣。

    109 《讀梅掃村詩》 宋·葉茵

    雪村吟有稿,名峻斗牛低。
    聲調唐之上,精神江以西。
    愛君憂國意,臨水傍山題。
    何代無風雅,人心自鶩雞。

    110 《賦漁村晚照》 宋·劉黻

    自許同漁乾,筑廬云水鄉。
    利名俱是幻,鷗鷺亦相忘。
    古塔明秋樹,歸舟動夕陽。
    臨流不盡意,何必問瀟湘。

    111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夜色朝光兩莫知,樹間但見白差差。
    江南到處名姝少,一律前村雪里詞。

    112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童黃安足名天下,太白常疑在世間。
    生縱不陪振鷺列,死猶可葬伯鸞山。

    113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一從香影句名佳,嗣響才稱竹外斜。
    千古梅詩三句好,何好閣筆只看花。

    114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西湖已死猶名世,東閣更佳何與人。
    但得心傳清白事,不須足踏軟紅塵。

    115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初似窮兒觀異寶,俄驚上帝錫嘉名。
    荒山底處生珠藏,蓬戶居然扁玉清。

    116 《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 宋·郭印

    山行不作懶,杖策窮幽邃。
    崎嶇十里馀,乃得桃源地。
    竹樹蓊以鮮,峰巒秀而媚。
    嬌云弄奇姿,啼鳥含幽意。

    117 《哭別月村》 宋·黃庚

    三山秀氣孕英奇,表表才名冠一時。
    唐殿策高蕡不第,荊州人去粲何依。
    傳家有子猶堪羨,埋骨無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詩稿在,燈窗讀罷淚沾衣。

    118 《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 宋·薛嵎

    微吟朗詠足風騷,切莫危言試怒濤。
    云本無心泉自潔,不因作意立名高。

    119 《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 宋·薛嵎

    歲寒無物可相依,惟有梅花似故知。
    名世何曾在科甲,西湖處士只吟詩。

    120 《次程斗山村居韻十首》 宋·楊公遠

    茅結兩閒月,白云分半間。
    利名俱拚舍,云月共清閒。
    來轍元無俗,論交賴有山。
    謝渠梁上燕,社后又飛還。

    * 關于村名的詩詞 描寫村名的詩詞 帶有村名的詩詞 包含村名的古詩詞(5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