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杏的詩詞(317首)

    121 《依韻和王幾道涂次花有感》 宋·梅堯臣

    馬上逢丹,芳條拂眼過。
    可憐荒徑少,不道故園多。
    艷萼黏紅蠟,僊葩縐薄羅。
    客心知易感,路遠奈愁何。

    122 《詠雙子其核亦然》 宋·梅堯臣

    子核成雙,將寄同心人。
    定棲鴛鴦魄,為物豈無因。

    123 《期諸友看范園花風雨不果》 明·高啟

    欲尋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陰不得游。
    寂寞西園風雨里,花比客更多愁。

    124 《知州廳花昨日爛漫錄事院今日零落唯副使公》 宋·王禹偁

    知州宅畔繁如雪,錄事廳前落似梅。
    副使官閑花亦冷,至今未有一枝開。

    125 花》 宋·文同

    一翻新,妖饒洗露晨。
    待妝憂粉重,欲點要酥勻。
    月淡斜分影,池清倒寫真。
    君須憐舊物,曾伴曲江春。

    126 《惜》 宋·文同

    北園山皆高株,新枝放花如點酥。
    早來其間有啼鳥,兒女盡識名提壺。
    急教取酒對之飲,滿頭亂插紅模糊。
    可憐后日再來此,定見隨風如錦鋪。

    127 香花》 宋·邵雍

    客說河州事,經營杳未涯。
    訝予獨無語,貪嗅香花。

    128 《蝶戀花·靨桃腮俱有靦》 宋·王之道

    靨桃腮俱有靦。
    常避孤芳,獨斗紅深淺。
    犯雪凌霜芳意展。
    玉容似帶春寒怨。
    分得數枝來小院。
    依倚銅瓶,標致能清遠。
    淡月簾櫳疏影轉。
    騷人為爾柔腸斷。

    129 林春燕》 明·唐寅

    燕子歸來子花,紅橋低影綠池斜。
    清明時節斜陽里,個個行人問酒家。

    130 林春燕》 明·唐寅

    梢頭掛酒旗,綠楊枝上轉黃驪。
    鳥聲花影留人住,不賞東風也是癡。

    131 《梅桃李》 明·楊基

    深深翠竹映嬋娟,湘女梳妝立曉煙。
    流水落花成悵望,舞裙歌袖是因緣。
    也無人折休相妒,才有鶯啼更可憐。
    卻憶東闌碧千葉,暖風香雨為誰妍。
    ¤

    132 《次韻葉觀文送花》 宋·李彌遜

    春風不與寒威爭,輕雷自轉驚群萌。
    紛紛桃李厭開謝,萼一吐增雙明。
    吾儕小人不敢觸,瞳送夜合浮香傾。
    平明七字為題品,蠻觸不戰收降兵。

    133 《八月初五夢桃枝上皆小蕊頃刻間一花先開既》 宋·鄭清之

    天孫紅錦淺深裁,為惜芳苞未肯開。
    爭奈東風披拂甚,枝頭次第吐香腮。

    134 《四月癸已發潯陽館過濂溪飯于溪愒清虛庵宿》 宋·魏了翁

    旌旗陰里盛傳呼,春夢才醒一事無。
    草草山肴話朋友,依然白鶴故時吾。

    135 《四月癸已發潯陽館過濂溪飯于溪愒清虛庵宿》 宋·魏了翁

    多少濂溪生并時,兩程夫子詠而歸。
    須知宇宙何曾隱,魚自川游鳥自飛。

    136 《四月癸已發潯陽館過濂溪飯于溪愒清虛庵宿》 宋·魏了翁

    步自清虛過上宮,千言萬論總談空。
    擬將一語隨人后,嘗與心謀不肯同。

    137 《四月癸已發潯陽館過濂溪飯于溪愒清虛庵宿》 宋·魏了翁

    又過前溪訪梵宮,人言此與老莊同。
    是同是異誰知得,擬問山前無極翁。

    138 塘》 宋·劉學箕

    境接江東界,郵程是塘。
    雨喧茅屋小,泥滑草橋長。
    曠野人稀少,平田水渺茫。
    半生游歷地,未若此荒涼。

    139 《觀壁間鄭宣威早春賞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 宋·程公許

    乍聽歸燕語窗櫳,催放蓮燈萬炬紅。
    掃盡妖氛春色外,喚回和氣雨聲中。
    時機翻覆須天定,人事扶持愿歲豐。
    幕府賢勞愧群彥,吟詩留俟采民風。

    140 《觀壁間鄭宣威早春賞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 宋·程公許

    過雨麴塵繰淺綠,倚風綬帶娜殷紅。
    稍知春在酒深處,尤覺日長書課中。
    典記誤令參鄧下,封囊也擬學新豐。
    黃去催執崆峒麥,破敵何須鶴唳風。

    * 關于杏的詩詞 描寫杏的詩詞 帶有杏的詩詞 包含杏的古詩詞(3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