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李清的詩詞(62首)

    21 《清平樂(次韻李提刑_白笑詞并呈李參政壁)》 宋·魏了翁

    誰分天種。
    來上花鬘供。
    綠葉素云姿雅重。
    那得愁心頻捧。
    他花自是無工。
    不關香淡香濃。
    才問為誰含笑,盈盈靴面_風。

    清明節生活

    22 《水龍吟(和清江李侯士弘來壽)》 宋·劉辰翁

    閑思十八年前,依稀正是公年紀。
    銅駝陌上,烏衣巷口,臣清如水。
    是處風箏,滿城晝錦,兒郎俊偉。
    但幅巾藜杖,低垂白鬢,用與綺、問何里。

    23 《清平樂(興國軍呈李司直)》 宋·戴復古

    今朝欲去。
    忽有留人處。
    說與江頭楊柳樹。
    系我扁舟且住。
    十分酒興詩腸。
    難禁冷落秋光。
    借取春風一笑,狂夫到老猶狂。

    24 《清平樂 壽李平章》 元·蒲道源

    □年宮教。
    龍*隨天造。
    定策兩朝儒者效。
    勛業更誰能到。
    玉堂暫得余閑。
    歸□燕坐知還。
    待滿令公書考,卻回絲竹東山。

    25 《清平樂 李子文惠秋瓜》 元·蒲道源

    一罌甘露。
    來自東陵圃。
    五色金盤摩詰句。
    到□聊消沉痼。
    割開碧玉棱層。
    嚼時牙頰生冰。
    可惜這般風味,不當六月炎蒸。

    26 《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 元·李道純

    至道無言說,神功妙莫量。
    本來具足,添之無礙減無妨。
    不在多聞廣學,只要潛通默會,定里細參詳。
    個中端的意,元不離中黃。

    27 《清明日遣三兒奠李文正公墓時上疏乞歸未報》 明·顧清

    三年不拜先生墓,一滴尤傷此日心。
    古道曲村猶歷歷,舊松新檜想森森。
    周旋未敢遺言墜,閱歷空嗟往跡深。
    愿乞明靈表衷素,早教藜葛返初林。

    28 《題清道李家壁》 明·蓀谷

    南來數月計多違,節序如流已授衣。
    旅舍不堪黃葉落,暮天遙望白云飛。
    唯有同來野僧在,病吟相對說西歸。

    29 《李郎中粉署余清卷》 明·王洪

    鳴珮趨丹闕,焚香坐粉闈。
    禁城鐘鼓靜,人吏簡書稀。
    幽鳥鳴高樹,涼風動紫薇。
    明時仍宦達,誰不羨恩輝。

    30 《送曹能始還閩中 分賦得李白詩湖清霜鏡曉》 明·王嗣經

    歸客金陵道,霜帆夢鏡湖。
    天秋水衣斂,海曙日輪孤。
    幔卷波紋縠,舟凌露藻珠。
    潮平光稍白,風定浪還無。
    清映冰花薄,澄涵錦樹鋪。
    鳥來分水碧,人去亂汀菰。
    賀監風流在,臨風酹一觚。

    31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宋·蘇軾

    忠文文正二大老,蘇李廣平三舍人。
    喜見通賢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風塵。
    從來勢利關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數月,錢塘初識小麒麟。

    32 《清明前一日李觀察席上得風字》 宋·秦觀

    病軀寒食百無悰,偶到平陽舊第中。
    池御信為三輔冠,杯盤真有五陵風。
    美人賦韻分春色,上客揮毫奪化工。
    白發漸於花柳薄,但憐流水碧相通。

    33 《書李商叟秀才所藏曾文清詩卷後》 宋·陸游

    隴蜀歸來兩鬢絲,茶山已作隔生期。
    西風落葉秋蕭瑟,淚灑行間讀舊詩。

    34 《次韻清虛同訪李園》 宋·黃庭堅

    年來高興滿蓴絲,寒薄春風駘蕩時。
    稍見燕脂開杏萼,已聞香雪爛梅枝。
    老逢樂事心猶壯,病得新詩和更遲。
    何日聯鑣向金谷,擬追仙翼到瑤池。

    35 《清明前一日韓子華以靖節斜川詩見招游李園既》 宋·歐陽修

    少年喜追隨,老大厭諠嘩。
    ◇愧二三子,邀我行看花。
    花開豈不好,時節亦云嘉。
    因病既不飲,眾歡獨成嗟。

    36 《次韻溧水令李彥平清賞圖》 宋·周必大

    俗吏才拘拘,書生志落落。
    均之窘幾案,底處著丘壑。
    中山李長官,整暇非政學。
    庭虛吏早散,園古句頻琢。

    37 《同府尹李給事游上清宮》 宋·邵雍

    洛城二月春搖蕩,桃李盛開如步障。
    高花下花紅相連,垂陽更出高花上。
    閑陪大尹出都門,邙阜真宮共尋訪。
    不見翠華西幸時,臨風盡日獨惆悵。

    38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泛清河》 宋·蘇轍

    南北無多水,崎嶇未舍船。
    何時好霖雨,是處有通川。
    墳垅看書卷,興亡指道邊。
    蒼芒半秋草,猶復較愚賢。

    39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一泛清河》 宋·蘇轍

    南北無多水,崎嶇未舍船。
    何時好霖雨,是處有通川。
    墳垅看書卷,興亡指道邊。
    蒼茫半秋草,猶復較愚賢。

    40 《李良相清德碑良相百藥四世孫也天寶中為尉氏》 宋·李廌

    旌廉以廉寡,樹碑勵貪夫。
    後人慕前躅,當令德不孤。
    第無愧屋漏,斯能遠苞苴。
    番禺惟飲水,合浦自還珠。

    * 關于李清的詩詞 描寫李清的詩詞 帶有李清的詩詞 包含李清的古詩詞(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