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署花驄入,丹霄紫誥垂。直廬驚漏近,賜被覺霜移。漢主前瑤席,穰侯許鳳池。應憐后行雁,空羨上林枝。
半日吳村帶晚霞,閑門高柳亂飛鴉。橫云嶺外千重樹,流水聲中一兩家。愁人昨夜相思苦,閏月今年春意賒。自嘆梅生頭似雪,卻憐潘令縣如花。
謗言三至后,直道嘆何如。今日藍溪水,無人不夜魚。
上客佩雙劍,東城喜再游。舊從張博望,新事鄭長秋。踏水回金勒,看風試錦裘。知君不久住,漢將掃旄頭。
君不見官渡河兩岸,三月楊柳枝。千條萬條色,一一勝綠絲。花作鉛粉絮,葉成翠羽帳。
遠懷不可道,歷稔倦離憂。洛下聞新雁,江南想暮秋。澄清佐八使,綱紀案諸侯。地識吳平久,才當晉用求。
隴首怨西征,嶺南雁北顧。行人與流水,共向閩中去。
征役各異路,煙波同旅愁。輕橈上桂水,大艑下揚州。何處成后會,今朝分舊游。離心比楊柳,蕭颯不勝秋。
重陽節離別飲酒
慣作云林客,因成懶漫人。吏欺從政拙,妻笑理家貧。李郭應時望,王楊入幕頻。從容丞相閣,知憶故園春。
燕代官初罷,江湖路便分。九遷從命薄,四十幸人聞。跡愧趨丹禁,身曾系白云。何由返滄海,昨日謁明君。
訟堂寂寂對煙霞,五柳門前聚曉鴉。流水聲中視公事,寒山影里見人家。觀風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可惜陶潛無限酒,不逢籬菊正開花。
樂府無奈憤慨
與君相識處,吏隱在墻東。啟閉千門靜,逢迎兩掖通。罷官多暇日,肄業有儒風。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勵志文學觀點
翡翠無窮掩夜泉,猶疑一半作神仙。秋來還照長門月,珠露寒花是野田。
近來時輩都無興,把酒皆言肺病同。唯有單于李評事,不將華發負春風。
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故人辭禮闈,旌節鎮江圻。而我竄逐者,龍鐘初得歸。
昔年內署振雄詞,今日東都結去思。宮女猶傳洞簫賦,國人先詠袞衣詩。華星卻復文昌位,別鶴重歸太乙池。想到金閨待通籍,一時驚喜見風儀。
低腰復斂手,心體不遑安。一落風塵下,方知為吏難。公事與日長,宦情隨歲闌。惆悵青袍袖,蕓香無半殘。
垂鞭相送醉醺醺,遙見廬山指似君。想君初覺從軍樂,未愛香爐峰上云。
好去民曹李判官,少貪公事且謀歡。男兒未死爭能料,莫作忠州刺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