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李士的詩詞(300首)

    81 《送沈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 唐·杜牧

    山城樹葉紅,下有碧溪水。
    溪橋向吳路,酒旗夸酒美。
    下馬此送君,高歌為君醉。
    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壘。

    82 《贈李處士長句四韻》 唐·杜牧

    玉函怪牒鎖靈篆,紫洞香風吹碧桃。
    老翁四目牙爪利,擲火萬里精神高。
    靄靄祥云隨步武,累累秋冢嘆蓬蒿。
    三山朝去應非久,姹女當窗繡羽袍。

    83 《與張道士同訪李隱君不遇》 唐·許渾

    千巖萬壑獨攜琴,知在陵陽不可尋。
    去轍已平秋草遍,空齋長掩暮云深。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
    唯有西鄰張仲蔚,坐來同愴別離心。

    84 《哭李進士》 唐·趙嘏

    牽馬街中哭送君,靈車輾雪隔城聞。
    唯有山僧與樵客,共舁孤櫬入幽墳。

    85 《哭李進士》 唐·趙嘏

    牽馬街中哭送君,靈車輾雪隔城聞。
    唯有山僧與樵客,共舁孤櫬入幽墳。

    86 《咸陽別李處士》 唐·項斯

    古道自迢迢,咸陽離別橋。
    越人聞水處,秦樹帶霜朝。
    駐馬言難盡,分程望易遙。
    秋前未相見,此意轉蕭條。

    87 《李處士道院南樓》 唐·項斯

    霜晚復秋殘,樓明近遠山。
    滿壺邀我醉,一榻為僧閑。
    樹簇孤汀眇,帆欹積浪間。
    從容更南望,殊欲外人寰。

    88 《題李處士幽居》 唐·溫庭筠

    水玉簪頭白角巾,瑤琴寂歷拂輕塵。
    濃陰似帳紅薇晚,細雨如煙碧草春。
    隔竹見籠疑有鶴,卷簾看畫靜無人。
    南山自是忘年友,谷口徒稱鄭子真。

    89 《李羽處士寄新醞走筆戲酬》 唐·溫庭筠

    高談有伴還成藪,沉醉無期即是鄉。
    已恨流鶯欺謝客,更將浮蟻與劉郎。
    檐前柳色分張綠,窗外花枝借助香。
    所恨玳筵紅燭夜,草玄寥落近回塘。

    唐詩三百首懷古抒懷

    90 《李羽處士故里》 唐·溫庭筠

    柳不成絲草帶煙,海槎東去鶴歸天。
    愁腸斷處春何限,病眼開時月正圓。
    花若有情還悵望,水應無事莫潺湲。
    終知此恨銷難盡,辜負南華第一篇。

    寫景

    91 《經李處士杜城別業》 唐·溫庭筠

    憶昔幾游集,今來倍嘆傷。
    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難忘。
    白社已蕭索,青樓空艷陽。
    不閑云雨夢,猶欲過高唐。

    92 《登李羽士東樓》 唐·溫庭筠

    經客有馀音,他年終故林。
    高樓本危睇,涼月更傷心。
    此意竟難折,伊人成古今。
    流塵其可欲,非復懶鳴琴。

    93 《春日訪李十四處士》 唐·溫庭筠

    花深橋轉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閉關。
    看竹已知行處好,望云空得暫時閑。
    誰言有策堪經世,自是無錢可買山。
    一局殘棋千點雨,綠萍池上暮方還。

    94 《送進士李殷下第游汾河》 唐·曹鄴

    上國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況復故人情。
    單車欲云去,別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夢,半作道路程。

    初中古詩樂府擬古邊塞戰爭

    95 《秋晚訪李處士所居》 唐·皮日休

    門前襄水碧潺潺,靜釣歸來不掩關。
    書閣鼠穿廚簏破,竹園霜后桔槔閑。
    兒童不許驚幽鳥,藥草須教上假山。
    莫為愛詩偏念我,訪君多得醉中還。

    96 《李處士郊居》 唐·皮日休

    石衣如發小溪清,溪上柴門架樹成。
    園里水流澆竹響,窗中人靜下棋聲。
    幾多狎鳥皆諳性,無限幽花未得名。
    滿引紅螺詩一首,劉楨失卻病心情。

    97 《李居士》 唐·司空圖

    高風只在五峰前,應是精靈降作賢。
    萬里無云惟一鶴,鄉中同看卻升天。

    女子

    98 《送李道士歸南岳》 唐·張喬

    千峰隔湘水,迢遞掛帆歸。
    掃月眠蒼壁,和云著褐衣。
    洞虛懸溜滴,徑狹長松圍。
    只恐相尋日,人間舊識稀。

    送別寫景

    99 《送李道士歸南岳》 唐·張喬

    千峰隔湘水,迢遞掛帆歸。
    掃月眠蒼壁,和云著褐衣。
    洞虛懸溜滴,徑狹長松圍。
    只恐相尋日,人間舊識稀。

    100 《贈彈琴李處士》 唐·李山甫

    情知此事少知音,自是先生枉用心。
    世上幾時曾好古,人前何必更沾襟。
    致身不似笙竽巧,悅耳寧如鄭衛淫。
    三尺焦桐七條線,子期師曠兩沈沈。

    * 關于李士的詩詞 描寫李士的詩詞 帶有李士的詩詞 包含李士的古詩詞(3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