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杉色的詩詞(79首)

    61 《景泰晚眺》 宋·白玉蟾

    海岸孤絕處,晴沙露遠汀。
    潮花人鬢白,山色佛頭青。
    夕照雌黃筆,秋煙水墨屏。
    天空杉月冷,鶴夢幾回醒。

    62 《雪窗聯句》 宋·白玉蟾

    霜風寒襲人,梅香清透骨。
    莫色冥九峰,月華澹雙闕。
    青猿嘯蒼虬,紅螢粘綠發。
    滕六欲飛花,巽二急催雪。

    63 《有懷》 宋·劉子翚

    溪石磊磊出,溪光失溶溶。
    呼童理新堰,小駐萬折東。
    素杙競駢立,蒼皮堆已重。
    誰裁一道天,忽墮顧視中。

    64 《訪周元舉菁山隱居》 宋·張元干

    胸次飽丘壑,乃覺軒裳輕。
    舉世沈湎時,勇退公早醒。
    十年煙雨蓑,手種松杉成。
    蒼根郁寒霧,老色入戶庭。

    65 《臺城雜詩七首》 宋·曹勛

    卜筑城隅久罷休,數椽忽得水西頭。
    四圍竹色繚寒碧,一徑杉風留素秋。
    門外水天分棐幾,天邊桂子入簾鉤。
    指蹤盡得神仙客,更乞佳名為榜不。

    66 《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 宋·仲并

    飛埃喜污人,余事忌掛眼。
    酒浪綠可親,山光翠相挽。
    折腰素非愿,被面有余赧。
    從來萬事空,此去百念滿。

    67 《玩月》 宋·徐照

    初生如金鉤,將滿如玉盤。
    古人愛明月,月色疑可餐。
    賈島倚長杉,精魂化蟾間。
    李白捉皓色,狂不如波瀾。
    何為梅山翁,見月長興嘆。
    月多照予愁,未久先掩關。

    68 《李西清先生創凌霄觀於潼川紅樓之上賦計敬和》 宋·程公許

    丈人氣湖海,合臥百尺樓。
    引袖麾八極,無處豁前眸。
    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憂。
    窘步爭徑捷,危炊迷劍頭。

    69 《子大有游東山之約以詩相趣因次其韻》 宋·王炎

    萬杉深處一軒開,秀色參天費壅培。
    我為不知林壑趣,黃粱夢覺卻歸來。

    70 《還鄉雜詩》 當代·錢鐘書

    深淺楓如被酒紅,杉松偃蹇翠浮空。
    殘秋景物秾春色,烘染丹青見化工。

    71 《幽居》 宋·釋智圓

    塵跡不能到,衡門蘚色侵。
    古杉秋韻冷,幽徑月華深。
    窗靜猿窺硯,軒閑鶴聽琴。
    東鄰有真隱,荷策夜相尋。

    72 《劉谷山》 宋·張嵲

    奉令事設險,茲山再經歷。
    歲暮陰云昏,雪后杉桂碧。
    修篁亞路低,老木參天直。
    下瞰穹谷中,眾樹紛若戟。

    73 《閒步游紫極觀》 宋·張镃

    青惜高杉覓望寬,仙廬幽占路紆盤。
    邊花制古裝門榜,老桂枝拳倚醮壇。
    顏色不同輕紫綬,精神常在慕黃冠。
    蜂巢蟻垤非吾不吾樂,終買云扃種朮餐。

    74 《湘西行》 宋·趙汝鐩

    吾嘗誦麓山盤紆句,又嘗誦深林玲瓏詩。
    前有工部后吏部,拈出千古湘西奇。
    扶藜游目逐蕭爽,捫蘿陟磴忘嶮巇。
    杉檜搖空蛟虬舞,嶺壑翳霧猿猱悲。

    75 《慧日寺》 宋·孔武仲

    山外歸來酒半酣,衣襟翠色貯煙嵐。
    泉聲自是小三峽,林色可名東萬杉。
    江面深沉帶地流,清風爽氣入層樓。
    倚欄卻認登浮玉,平看滄溟萬里秋。

    76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77 《暮春與諸同僚登鐘山望牛首》 宋·蘇頌

    清明天氣和,江南春色濃。
    風物正繁富,邦人競游從。
    官曹幸多暇,交朋偶相逢。
    并驅出東郊,乘興游北鐘。

    78 《題東林寺》 宋·喻良能

    江湖大蘭若,廬阜一東林。
    砌繞琮琤水,門羅翠碧岑。
    煙云千古色,松檜四時陰。
    岸幘銷塵慮,憑欄凈客心。

    79 《宿牛首》 明·程嘉燧

    城南遍蘭若,茲山何穹窿。
    鞍馬上幾盤,迫察勢猶雄。
    崖昃日半傾,光射東南峰。
    闌干倚峻壁,毫末紛玲瓏。

    * 關于杉色的詩詞 描寫杉色的詩詞 帶有杉色的詩詞 包含杉色的古詩詞(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