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雜音的詩詞(266首)

    61 《已亥雜詩 18》 清·龔自珍

    詞家從不覓知音,累汝千回帶淚吟。
    惹得爾翁懷抱惡,小橋獨立慘歸心。

    62 《賦永叔家白鸚鵡雜言》 宋·梅堯臣

    交翠衿,刷羽。
    性安馴,善言語。
    金籠愛,養婦女,是為隴山之鸚鵡。

    63 《姑蘇雜詠 言公井》 明·高啟

    寥寥武城宰,遺井虞山陰。
    千載汲未竭,九仞功應深。
    藝囿自可灌,道源誰復尋。
    弦歌聽已歇,瓶綆看還沉。
    無為渫弗食,惻惻起嘆音。
    一瓢樂未改,庶幾回也心。

    64 《姑蘇雜詠 太湖石》 明·高啟

    沒人采石山根淵,投身不試饑蛟涎。
    馮夷不解護潛寶,幾片捧出如青蓮。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濤潄擊應千年。
    初疑鬼怪離洞府,珊瑚鐵網相鉤連。

    65 《姑蘇雜詠 王敬伯歌》 明·高啟

    舟初維,琴始薦。
    驛亭邊,夜相見。
    詞宛轉,情綢繆。
    解環佩,彈空侯。

    66 《雜記六言五首》 宋·劉克莊

    曾何薰兮琴調,亦聞鏗爾瑟聲。
    愛清廟音倡嘆,嫌玉臺體浮輕。

    67 《雜興六言十首》 宋·劉克莊

    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鳥孤凰。
    前召南塘視草,后起秀巖提網。

    68 《題雜書卷六言三首》 宋·劉克莊

    小雅衰周所作,二南治世之音。
    子虛失之夸大,太玄文以艱深。

    69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舜以五音言,二雅良褊迫。
    變風猶井牧,驅人遂阡陌。
    周余幾崩壞,況經甫與白。
    崎嶇收狂瀾,還付濫觴窄。
    蒙莊冱渭雜,恐有郭象客。
    壁藏待知者,金石聞舊宅。

    70 《雜詩(三十三首)》 明·劉基

    急雨漲潢潦,溝池成五湖。
    青蛙與耿黽,得意鳴相呼。
    自謂樂無似,至足不求馀。
    蓬萊有玄鶴,曾見東海枯。
    清夜唳長風,哀音繞天衢。
    使我起太息,黑髯變霜須。
    ¤

    71 《湘中雜言(四首)》 明·楊基

    城近江臨郭,沙虛月在川。
    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風前。
    野爨三家市,鄉音幾處船。
    坐聽磯下水,嘈雜響湘弦。
    ¤

    72 《雜題》 宋·陳師道

    泥雪才通腳,煙云復結陰。
    遲留隨處處,簾幕靜沉沉。
    去雁懷歸意,來禽欲好音。
    稍寬溝壑辱,不憚二毛侵。

    73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卜居得幽勝,景物無升沉。
    峰巒環郛郭,松竹排園林。
    時時破寂寥,悠悠賴鳴禽。
    於焉自有得,天籟皆余音。

    74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流泉隋石壁,清韻傳幽林。
    詎知水石韻,可契琴筑音。
    支筇聽之久,涼風吹衣襟。
    更待月下來,同我清夜吟。

    75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秋色不勝悲,濃霜寒入衣。
    蔬畦倦小摘,茅檐曝晴暉。
    人去歌酒歇,雁來音信稀。
    好客招不來,楓葉伴愁飛。

    76 《臺城雜詩七首》 宋·曹勛

    歸涂只欲自治荒,久羽田音興益長。
    插稻方能騎身馬,觸藩遽復嘆羝羊。
    乍為事壓愧俯仰,卻得公來時舉揚。
    更待涼風不天未,醉看墨妙寫淋浪。

    77 《臺城雜詩七首》 宋·曹勛

    雨后秋風十日陰,羅衣初覺曉寒侵。
    清愁強欲親歡伯,瘦骨何能舉聚針。
    碧玉麗詞殘照晚,青樓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傳茅屋,端比逃虛喜足音。

    78 《春日雜言十一首》 宋·趙蕃

    春風吹綠綠成陰,新有黃鸝度好音。
    我政卷書成坐睡,恍然疑是拂瑤琴。

    79 《旅中雜興五首》 宋·趙蕃

    屢雪不一雪,云腳何時絕。
    春風雖云來,積凍吹又結。
    未論芻薪價,曳履凍欲裂。
    苦欲作商音,聲寒還復輟。

    80 《送邢大聲宏音二首》 宋·趙蕃

    客里送行人,情鐘況所親。
    絮飄吟帽雪,花雜馬蹄塵。
    何處為寒食,還家尚及春。
    園林檢校事,欠酒著詩陳。

    * 關于雜音的詩詞 描寫雜音的詩詞 帶有雜音的詩詞 包含雜音的古詩詞(2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