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江上未歸身,明月清風作四鄰。觀化悟來俱是妄,漸疏人事與天親。
佛子身歸樂國遙,至人神會碧天寥。劫灰沈盡還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小德有為因有累,至神無用故無功。須知廣大精微處,不在存亡得失中。
黃帝煉丹求子母,神農嘗藥辨君臣。如何苦思形中事,憂患從來為有身。
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
棄婦丁寧囑小姑,姑恩莫負百年劬。米鹽種種家常話,淚濕紅裙未絕裾。
消息閑憑曲藝看,考工文字太叢殘。五都黍尺無人校,搶攘廛間一飽難。
許身何必定夔皋,簡要清通已足豪。讀到嬴劉傷骨事,誤渠畢竟是錐刀。
事事相同古所難,如鶼如鰈在長安。從今兩戒河山外,各逮而孫盟不寒。
頹波難挽挽頹心,壯歲曾為九牧箴。鐘簴蒼涼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喑。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煙萬態馬蹄湮。當年筮仕還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吟罷江山氣不靈,萬千種話一燈青。忽然擱筆無言說,重禮天臺七卷經。
津梁條約遍南東,誰遺藏春深塢逢。不枉人呼蓮幕客,碧紗櫥護阿芙蓉。
霜豪擲罷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只販古時丹。
少年攬轡澄清意,倦矣應憐縮手時。今日不揮閑涕淚,渡江只怨別蛾眉。
家有凌云百尺條,風煙陪護漸岧嶤。生兒只識秦碑字,脆弱芝蘭笑六朝。
網羅文獻吾倦矣,選色談空習性存。江淮狂生知我者,綠百字銘其言。
草創江東署羽陵,異書奇石小崚.。十年松竹誰留守?南渡飛揚是中興。
西來白浪打旌旗,萬舶安危總未知。寄語瞿塘江上賈,收帆好趁順風時。
女墻百雉亂紅酣,遺愛真同召伯甘。記得花陰文讌屢,十年春夢寺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