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雜論的詩詞(315首)

    21 《雜詩》 唐·崔國輔

    逢著平樂兒,論交鞍馬前。
    與酤一斗酒,恰用十千錢。
    后余在關內,作事多迍邅。
    何肯相救援,徒聞《寶劍篇》。

    22 《次韻丁簿雜興》 宋·汪晫

    詩壇一何峻,尋盟休論且。
    弟子性嗜酒,白蓮許入社。
    寒水巫陽峽,暮日蒼梧野。
    大雅久不聞,今侯真作者。

    23 《雜興》 宋·利登

    西登巫陽峰,悵望高唐女。
    靈顧不須叟,而自虧澄素。
    佇嘆為君懷,惜此蘭臺賦。
    不惜蘭臺賦,惜此天下云。
    茫茫八纮中,是非誰得論。

    24 《湘中雜詠十絕》 宋·王炎

    順流鳴櫓不論程,上水開帆取次行。
    逆順自從人意轉,風生波涌本無情。

    25 《雜詠十首》 宋·方鳳

    昆鵬奮云霄,尺鷃棲野草。
    物各適其天,夫豈論大小。

    26 《次韻徐庭珍春日雜言十首》 宋·陳棣

    身如不系一虛舟,入眼江山總舊游。
    視昔視今俱勿論,且憑從事到青州。

    27 《未試即事雜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三首》 宋·鄧忠臣

    秋日同文館,重門靜不開。
    云隨鴻影去,風送樂聲來。
    插架書千軸,論文酒百杯。
    脫花陳葉滿,還是作愁媒。

    28 《雜詩》 宋·李復

    霜葉下高枝,紛紛擁寒根。
    驚風度虛庭,槭槭愁飛翻。
    草木雖無知,養本亦足論。
    人生感元化,道貴窮性原。

    29 《雜詩》 宋·李復

    黃河走東溟,不知幾萬里。
    奔騰鼓風雷,勢欲卷厚地。
    百川隨呼吸,渾渾失氣類。
    正德不可亂,橫絕見清濟。

    30 《雜述》 宋·林泳

    欲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羅浮夜半日,南極海中星。
    觀心無別法,問夢有前人。
    夜或長于夜,身還外此身。

    31 《雜述》 宋·林泳

    竺仟論五百劫,蒙叟夸八千春。
    但聞堯舜氏作,誰識羲黃上人。

    32 《歲寒雜詠》 宋·錢時

    無窗無戶四邊空,月透疏林水透風。
    砌下嚘嚘鳴蟋蟀,細論心曲可山翁。

    33 《和馬粹老四明雜詩聊記里俗耳十首》 宋·舒坦

    歲熟禾論{策去竹加禾},人歸夜擊鐘。
    金澄沙底水,龍臥井邊峰。
    香火長存社,漁鹽每奪農。
    年來縑帛賤,砧杵萬家舂。

    34 《隱居雜興》 宋·楊公遠

    身世悠悠付等閒,盧仝破屋恰三間。
    暫時結伴窗前月,耐久論交戶外山。
    竹鼎篆香消更爇,錦囊詩卷改還刪。
    是非榮辱俱烏有,翻笑人間兩獨蠻。

    35 《行部迤東軺中雜述二首》 明·鄧渼

    客行倦徂暑,中道正病暍。
    傍睨清泠水,快意思一啜。
    路人急搖手,執勺未及咽。
    細辨啞泉字,隱隱見題碣。

    36 《歸途雜詩二首》 明·金大車

    弱冠理玄訓,文苑思馳聲。
    奔走二十年,饑寒苦躬耕。
    茍祿非所甘,恣我遺世情。
    王充論《潛夫》,子云著《玄經》。
    昔賢獲我心,所務身后名。
    勖哉事鉛槧,姑以畢余生。

    37 《山居雜詩(三首)》 明·西吾衡上

    閑向頹檐晝負暄,前峰忽聽落啼猿。
    未離文字非心眼,欲證圓通有耳根。
    翠羽每銜花入夢,好風特為我關門。
    胸中一事憑誰論,將此身心報佛恩。
    ¤

    38 《雜興次羅贊善韻四首》 明·許穀

    為謝山靈莫獻嘲,年來泉石許論交。
    開軒不剪蘼蕪草,上樹能窺鳥鵲巢。
    竹塢有風門不閉,茶鐺無火石頻敲。
    閑中亦有關心處,藥裹書簽兩未拋。
    ¤

    39 《病后田園雜詠二首》 明·尹伸

    荒俗無筆耕,仁義罹寒饑。
    曠論薄田舍,英雄亦我欺。
    糞車卻走馬,堯舜在一犁。
    附郭多膏腴,甲族所必規。

    40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明·于鑒之

    亦解雕蟲世所輕,丈夫肯自壅情靈。
    寧從趙曄探詩細,不向王充索論衡。
    俗問蕭疏難竟絕,清談歷落故無成。
    將歌小已吾誰怨,累牘何妨月露形。

    * 關于雜論的詩詞 描寫雜論的詩詞 帶有雜論的詩詞 包含雜論的古詩詞(3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