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雜英的詩詞(275首)

    21 《玉山佳處雅集得草字》 明·顧晉

    客從桃源游,愛此玉山好。
    清文引佳酌,玄覽窮幽討。
    流鶯答新歌,飛花落纖縞。
    分坐有雜英,醉眠無芳草。

    22 《陳孝廉則》 明·高啟

    徂春易為感,復此棲孤寂。
    鶯啼遠林雨,悵望鄉園隔。
    客舍換衣晨,僧齋聽鐘夕。
    知君思正紛,雜英共如積。

    23 《初夏雨中》 宋·寇準

    綠樹新陰暗井桐,雜英當砌墜疏紅。
    重門寂寂經初夏,盡日垂簾細雨中。

    24 《送韓玉汝》 宋·曾鞏

    野岸漲流水,名園紛雜英
    旭景冠蓋集,清談樽酒傾。
    重此臺省秀,駕言江海行。
    已喜懷抱粹,況推材實精。

    25 《送朱主簿》 宋·韓維

    浮舟下東溪,春寒花未遍。
    共約征車行,復此華堂餞。
    人事多齟齬,臨分闕芳燕。
    坐想竹間風,雜英紛如霰。

    26 《出郊懷汪尚中代簡》 宋·吳泳

    一春煙雨盡愁端,晴日郊行尚怕寒。
    芳草被堤風信過,雜英滿甸雪泥乾。
    劉郎去后花無恙,杜牧來遲春漸闌。
    明日為君開社甕,莫教人倚玉欄看。

    27 《宮詞一百首》 宋·岳珂

    大晟新頒雅樂名,鈞天九奏雜英莖。
    君王元是身為度,何待龍門聽水聲。

    28 《寒食日兒輩游尼庵戲作》 宋·張嵲

    雜英滿樹春欲過,修竹參云萬余個。
    頭陀云頂出迎賓,恐是當時劉鐵磨。

    29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唐·元稹

    芳樹已寥落,孤英尤可嘉。
    可憐團團葉,蓋覆深深花。
    游蜂競攢刺,斗雀亦紛拏。
    天生細碎物,不愛好光華。

    30 《雜曲歌辭·傷歌行》 唐·莊南杰

    兔走烏飛不相見,人事依稀速如電。
    王母夭桃一度開,玉樓紅粉千回變。
    車馳馬走咸陽道,石家舊宅空荒草。

    31 《雜曲歌辭·行路難三首》 唐·顧況

    君不見古來燒水銀,變作北邙山上塵。
    藕絲掛身在虛空,欲落不落愁殺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

    32 《雜曲歌辭·春游吟》 唐·李章

    初春遍芳甸,千里靄盈矚。
    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綠。
    所思杳何處,宛在吳江曲。
    可憐不得共芳菲,日暮歸來淚滿衣。

    33 《雜曲歌辭·戰勝樂》 唐·佚名

    百戰得功名,天兵意氣生。
    三邊永不戰,此是我皇英。

    寫水抒懷述志

    34 《雜曲歌辭·升平樂》 唐·薛能

    正氣繞宮樓,皇居信上游。
    遠岡延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皆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抒情喜悅感慨

    35 《雜興》 唐·李頎

    沉沉牛渚磯,舊說多靈怪。
    行人夜秉生犀燭,洞照洪深辟滂湃。
    乘車駕馬往復旋,赤紱朱冠何偉然。

    36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 唐·李德裕

    故鄉春欲盡,一歲芳難再。
    巖樹已青蔥,吾廬日堪愛。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應礙。
    遙憶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37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月桂(出蔣山,淺黃色)》 唐·李德裕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
    翠干生巖下,金英在世間。
    幽崖空自老,清漢未知還。
    惟有涼秋夜,嫦娥來暫攀。

    38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此花紫色,英藻繁縟)》 唐·李德裕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
    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39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花藥欄》 唐·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40 《憶平泉雜詠·憶茗芽》 唐·李德裕

    谷中春日暖,漸憶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銷醉客酲。
    松花飄鼎泛,蘭氣入甌輕。
    飲罷閑無事,捫蘿溪上行。

    * 關于雜英的詩詞 描寫雜英的詩詞 帶有雜英的詩詞 包含雜英的古詩詞(2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