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雜苔的詩詞(197首)

    61 《春日雜興(二首)》 明·周啟

    一片殘紅落紫苔,笙歌無夢到樓臺。
    溪山晝鎖石橋斷,山雨夜添春水來。
    江上客扶歸馬醉,柳陰人喚打魚回。
    不知上苑花開否,無路行看羯鼓催。

    62 《山居雜言》 宋·王安石

    法和衣缽過南華,正葉傳師萃一花。
    勝地霧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數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賒。
    一片蒼苔涅盤石,至今繚遶白云遮。

    63 《四時田園雜興十二絕》 宋·范成大

    桑下春蔬綠滿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頭洗擇店頭賣,日暮裹鹽沽酒歸。

    64 《雜興》 宋·陸游

    南山手自斸蒼苔,竹閣柴扉次第開。
    二十里間云不斷,豈容一點市麈來。

    65 《秋晚雜興》 宋·陸游

    禹巡吾國三千歲,陳跡銷沉渺莽中。
    豈獨江山無定主,苔磯知換幾漁翁?

    66 《老學庵北窗雜書》 宋·陸游

    松棚接屋得陰多,石徑生苔奈滑何!盡道疏籬宜細雨,晴時最好曬漁蓑。

    67 《夏初湖村雜題》 宋·陸游

    門巷蕭條長綠苔,經旬清坐罷傳杯。
    麴生風味那忘得,少待吾家芍藥開。

    68 《寓陳雜詩十首》 宋·張耒

    昔記古甲子,商滅而周興。
    如何雨此日,乃為霪雨征。
    陰陽久乖張,此事頗有憑。
    豈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

    69 《寓陳雜詩十首》 宋·張耒

    疲馬龁故草,閉門苔蘚深。
    閑坊居人少,秋日疏槐陰。
    境寂心亦閑,蕭然散巾襟。
    靜中有深趣,因見至人心。
    谷神古不死,茲理良可尋。
    無令兒輩覺,一撫無弦琴。

    70 《福昌雜詠五首》 宋·張耒

    天倚岡巒翠萬重,倚樓搔首更書空。
    莓苔古屋荒秋雨,草木空山起夜風。
    漢帛北來邀塞雁,楚招南望憶江楓。
    塵埃流落悲生事,白發年來擬見攻。

    71 《已亥雜詩 216》 清·龔自珍

    瑰癖消審結習虛,一篇典寶古文無。
    金燈出土苔花碧,又照徐陵讀漢書。

    72 《山居雜詩》 元·元好問

    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生。
    林高風有態,苔滑水無聲。

    73 《深居雜興六首》 宋·林逋

    隱居松籟細錚然,何獨微之重碧蘚。
    已被遠峰擎{左山右雙}{左山右雙},更禁初月吐娟娟。
    門庭靜極霖苔露,籬援涼生裊菊煙。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詠遺篇。

    74 《雜興四首》 宋·林逋

    散帙揮毫總不忺,病懷愁緒坐相兼。
    苔痕作意生秋壁,樹影無端上古簾。
    一壑等閑甘汩汩,五門平昔避炎炎。
    惟應數刻清涼夢,時曲顏肱興未厭。

    75 《雜興四首》 宋·林逋

    湖上山林畫不如,霜天時候屬園廬。
    梯斜晚樹收紅柿,筒直寒流得白魚。
    石上琴尊苔野凈,籬陰雞犬竹叢疏。
    一關兼是和云掩,敢道門無聊相車。

    76 《宣州雜詩二十首》 宋·梅堯臣

    五月黃梅肥,終朝密雨微。
    綠苔侵竹閣,潤氣裛人衣。
    背隴沾牛去,銜蟲濕燕歸。
    高山發瀑水,夜漲入吾扉。

    77 《姑蘇雜詠 靈巖寺》 明·高啟

    閑上香臺望下方,漁村樵塢盡蒼蒼。
    傾城人遠苔生徑,歸寺僧稀葉滿廊。
    云散池邊留塔影,雨來閣外失湖光。
    廢興皆幻何須問,獨自吟詩送夕陽。

    78 《姑蘇雜詠 南園》 明·高啟

    君不見平樂館,古城何處寒云滿。
    君不見奉誠園,荒臺無蹤秋草繁。
    白日沉山水歸海,寒暑頻催陵谷改。
    皇天大運有推移,富貴于人豈長在。

    79 《姑蘇雜詠 響屟廊(在靈巖寺)》 明·高啟

    君王厭絲竹,鳴屟時清耳。
    獨步六宮春,香塵不曾起。
    那知未旋踵,麋鹿游遺址。
    響沉明月中,跡泯荒苔里。
    此夕意誰過,空廊有僧履。

    80 《姑蘇雜詠 吊七姬冢》 明·高啟

    疊玉連珠棄草根,仙游應逐馬嵬魂。
    孤墳掩夜香初冷,幾帳留春被尚溫。
    佳麗總傷身薄命,艱危未負主多恩。
    爭妍無復呈歌舞,寂寂蒼苔鎖院門。

    * 關于雜苔的詩詞 描寫雜苔的詩詞 帶有雜苔的詩詞 包含雜苔的古詩詞(1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