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膾飛沉竹肉喧,侍郎十日敞清尊。東南不可無斯樂,濡筆親題第四園。
中年才子躭絲竹,儉歲高人厭薜蘿。兩種情懷皆可諒,陽秋貶筆未宜多。
喜汝文無一筆平,墜儂五里霧中行。悲歡離合本如此,錯怨蛾眉解用兵。
使君談藝筆通神,斗大高陽酒國春。消我關山風雪怨,天涯握手盡文人。
志乘英靈瑣屑求,豈其落筆定陽秋。百年子姓殷勤意,忍說挑燈為應酬。
秀出天南筆一支,為官風骨稱其詩。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記春驄戀縶時。
靈簫合貯此靈山,意思精微窈窕間。區壑無雙人地稱,我無拙筆到眉彎。
閉門三日了何事,題圖祝壽諛人詩。雙文單筆記序偈,突筆幸趁酒熱時。
眼前石屋著書象,三世十方齊現身。各搦著書一枝筆,各有洞天石屋春。
今春憂亢陽,引領望云族。首夏忽滂沱,意為蒼生福。自爾無虛日,高原亦沾足。連年困饑饉,此際庶和熟。
上書可有三千牘,下筆曾無一百函。閒卷孤懷背塵世,獨營幽事傍云巖。僧分乳食來陰洞,鶴觸茶薪落蠹杉。未似周颙少貞勝,北山應免略相銜。
每見昭亭壁,高璩筆墨存。丹青虛格里,云霧碧紗痕。鳥屎常愁污。蟲絲幾為捫。貴來曾改觀,世故有誰論。
選來金殿盡英豪,帝筆親承始是遭。就里少年唯賈誼,其間蜀客乃王褎。善經有意尊儒甚,推澤方知待士高。歸付子孫傳百世,深堂閑掛亦蕭騷。
交翠衿,刷羽。性安馴,善言語。金籠愛,養婦女,是為隴山之鸚鵡。
鴨群無食水田荒,風雨孤篷載筆床。猶有新詩驚太守,醉中揮翰木蘭堂。
龍門西岡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長身蜿蜒橫數畝,巨石作枕相撐持。春泥半封朽死骨,凍蘚全聚皴生皮。無心昂聳上霄漢,偃仰獨向荒山垂。
昔事先皇帝,弱羽參高翰。對揚乏鯁論,狂疏犯龍顏。臺簡凜霜凝,圣度如天寬。赦于碓磨中,驅之原隰間。
麟經之筆既絕,蠶室之書遂行。聃非二子同傳,齊魯兩生失名。
鐵筆俱牽動,金臺總去登。老僧不出院,掛起一枝藤。
跌蕩四千首,流行宇宙間。國風幾曾熄,圣筆不能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