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雜異的詩詞(336首)

    61 《潄玉齋前雜卉皆龍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 宋·宋祁

    有名見鄭風,今賞異疇日。
    采花當采根,可能治民疾。

    62 《賦成中丞臨川侍郎西園雜題十首·雙假山》 宋·宋祁

    佛螺雙髻矗層嵐,云穴呀空蘚暈銜。
    異日主公求肖像,居然認得傳溪巖。

    63 《春日雜興四首》 宋·張耒

    客從遠方來,遺我昭華管。
    吹之幻人心,異境生虛窾。
    磝磝青嶂橫,決決春流滿。
    馬蹄交狹斜,車轂錯平坦。

    64 《秋園雜感》 宋·張耒

    只今枯條罥衰蔓,異時密葉如翠葆。
    執斤之子久睥睨,簸米待薪已除灶。
    寄言青云富貴人,金朱能得幾時好。
    是非榮辱百不知,卻輸頑鈍柯山老。

    65 《舟中雜紀 其一》 元·王冕

    水竹連平野,人家帶夕陽。
    道途忘險阻,風景異尋常。
    借艇移行李,持杯看步光。
    英雄無所似,堪笑老夫狂。

    66 《已亥雜詩 198》 清·龔自珍

    草創江東署羽陵,異書奇石小崚.。
    十年松竹誰留守?南渡飛揚是中興。

    67 《已亥雜詩 167》 清·龔自珍

    曩向真州訂古文,飛龍滂熹折紛紜。
    經生家法從來異,拓本模糊且餉君。

    68 《已亥雜詩 219》 清·龔自珍

    何肉周妻業并深,臺宗古轍幸窺尋。
    偷閑頗異凡夫法,流水池塘一觀心。

    69 《已亥雜詩 175》 清·龔自珍

    瓊林何不積緡錢,物自低昂人自變。
    我與徐公籌到此,朱提山竭異無權。

    70 《已亥雜詩 32》 清·龔自珍

    何郎才調本孿生,不據文家為弟兄。
    嗜好畢同星命異,大郎尤貴二郎清。

    71 《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異堂》 宋·司馬光

    華堂選形勝,地直異之隅。
    主人心絜齊,公閑此燕居。
    西來故鄉客,東過朝大夫。
    時逢志所愜,下榻同歡如。

    72 《宣州雜詩二十首》 宋·梅堯臣

    宛水過城下,滔滔北去斜。
    遠船來橘蔗,深步上魚蝦。
    鵝美冒椒葉,蜜香聞稻花。
    歲時風俗美,笑殺異鄉槎。

    73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六》 宋·梅堯臣

    森森漢宮竹,托本異孤生。
    玉砌緣根迸,朱欄與筍平。
    朝煙生密習,晚影漏斜明。
    應待女媧采,參差鳳琯清。

    74 《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明·高啟

    我登此山巔,不知此山高。
    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涌三十萬頃煙波濤。
    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75 《姑蘇雜詠 開元寺石缽》 明·高啟

    寶石當年琢帝青,浮波不異木杯輕。
    傳靈已歷乾陀國,乞食曾來舍衛城。
    漁父得時初洗獻,法王在日每擎行。
    寺僧見客休頻出,恐有藏龍此內驚。

    76 《姑蘇雜詠 太湖石》 明·高啟

    沒人采石山根淵,投身不試饑蛟涎。
    馮夷不解護潛寶,幾片捧出如青蓮。
    寒姿本是湖水骨,波濤潄擊應千年。
    初疑鬼怪離洞府,珊瑚鐵網相鉤連。

    77 《姑蘇雜詠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舊文正書院》 明·高啟

    龍門西岡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長身蜿蜒橫數畝,巨石作枕相撐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凍蘚全聚皴生皮。
    無心昂聳上霄漢,偃仰獨向荒山垂。

    78 《姑蘇雜詠 吳趨行》 明·高啟

    仆本吳鄉士,請歌《吳趨行》。
    吳中實豪都,勝麗古所名。
    五湖洶巨澤,八門洞高城。
    飛觀被山起,游艦沸川橫。

    79 《雜興十首》 宋·劉克莊

    古書蹖駁承訛久,新義支離折衷難。
    孔墨達觀無異道,觸蠻角立有爭端。
    壁中科斗經傳寫,甕里醯雞味筆殘。
    老子暮年親勘破,束書閣上不須看。

    80 《雜詠一百首·華佗》 宋·劉克莊

    古來神異少,天下妄庸多。
    文帝能全意,曹瞞竟殺佗。

    * 關于雜異的詩詞 描寫雜異的詩詞 帶有雜異的詩詞 包含雜異的古詩詞(3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