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雜聲的詩詞(1021首)

    361 《雜題四首》 宋·劉子翚

    積雨生秋意,浮陰放晚晴。
    鐘聲寒野迥,橋影小溪清。

    362 《雜題四首》 宋·劉子翚

    檐溜停清瀉,林聲息怒號。
    水浮秋色遠,山帶夕陽高。

    363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宋·汪元量

    蠋也吞聲哭,潛行到水頭。
    人誰包馬革,子獨衣羊裘。
    水面生何益,南冠死則休。
    百年如過翼,撫掌笑孫劉。

    364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宋·汪元量

    吟身春共瘦,獨立望江亭。
    越水荒荒白,吳山了了青。
    軍降欣解甲,民喜罷抽丁。
    拍碎闌干曲,吞聲血淚零。

    365 《雨中雜詩(四首)》 明·劉基

    離居感時節,寤寐不遑安。
    青燈晦壁角,檐溜如崩湍。
    屈指計日月,殷憂集多端。
    蛙黽爾何知,叫噪喧草莞。
    中夜攬衾裯,凄凄陰氣寒。
    鳳凰鎩羽翼,卑飛避鴟鳶。
    撫幾一長嘆,聲出心已酸。

    366 《雜詩(五首)》 明·劉基

    季世罕上壽,百歲為長年。
    軒皇不可見,顏冉復誰憐。
    安期乘彩虹,羨門駕紫煙。
    朝游蓬萊島,夕宿曾城巔。
    常恐聲風枝,摧折滄海田。
    徒令驪山客,想望稱神仙。
    ¤

    367 《江村雜興(十三首)》 明·楊基

    判醉望愁醒,愁因醉轉增。
    已歸仍似客,投老漸如僧。
    詩興風樓笛,棋聲雪舫燈。
    莫言渾不解,此事野夫能。
    ¤

    368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 明·楊基

    漸老愛秋光,升沉意兩忘。
    雁聲偏到枕,蟲響故依床。
    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樹霜。
    故園叢菊在,衰颯為誰香。
    ¤

    369 《句曲秋日郊居雜興(十首)》 明·楊基

    欲往竟無適,意行仍獨還。
    猿聲黃葉寺,牛背夕陽山。
    書棄將成業,身投未老閑。
    相逢莫嘲誚,才與不才間。
    ¤

    370 《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 宋·王珪

    兔自明月窟中出,鶴從群玉峰頭下。
    人間俗眼未嘗窺,已為兩家藏以詫。
    玉堂詞人本仙材,光芒偶落銀河罅。
    謫向埃塵五十春,所趣無一不瀟灑。

    371 《雨雪雜下》 宋·鄭獬

    雨鬧雪聲相雜下,飄蕭密勢灑空來。
    北風有意待寒臘,只放飛花一半開。

    372 《謝三門提舉輦運宋叔達郎中寄古碑雜言》 宋·強至

    長安古名都,漢唐以來帝王宅。
    當時高冠大帶接跡公卿間,聲名大半文章伯。
    能書萬變軼出意象外,那局體法就常格。
    杰詞精翰在處勒琬琰,從此關西富碑石。

    373 《城南雜詠二十首·聽雨舫》 宋·張栻

    風吹渡頭雨,摵摵蓬上聲。
    欣然會心處,端復與誰評。

    374 《城南雜詠二十首·石瀨》 宋·張栻

    流泉自清寫,觸石短長鳴。
    窮年竹根底,和我讀書聲。

    375 《自西懸趨南鄭道中雜詠三首》 宋·李新

    矮陌穹廬青匝地,垂楊步幛綠藏橋。
    無端驚耳西江漲,十里雄聲學海潮。

    376 《庵居雜詠九首》 宋·張繼先

    柴門雖謾不曾關,賓客從他自往還。
    連日山寒聲影絕,蒲團危坐更安閑。

    377 《庵居雜詠九首》 宋·張繼先

    鐘聲鼓聲朝夕鳴,茶煙炊煙先后生。
    云衣霞佩棲山客,兀兀窮年無一營。

    378 《春日雜詠九首》 宋·李彌遜

    憶昨金門侍,晨參玉佩聲。
    解纓青瑣闥,束載錦官城。
    日與長安遠,春隨上苑生。
    執鞭非所好,獨抱巒軒情。

    379 《春日雜詠九首》 宋·李彌遜

    軒冕真成寄,江山早見招。
    懶從春后覺,意別枕邊消。
    竹色侵書靜,松聲落耳遙。
    妄心朝霧薄,烏鵲莫相撩。

    380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露蜂綴林薄,土蜂翔戶內。
    飛繞旬日閒,穿穴皆其類。
    眾聲互起息,哄然自闤闠。
    螫幼成腫毒,居閑視其未。

    * 關于雜聲的詩詞 描寫雜聲的詩詞 帶有雜聲的詩詞 包含雜聲的古詩詞(10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