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雜聲的詩詞(1021首)

    301 《雜言贈羅茂衡》 宋·黃庭堅

    嗟來茂衡,學道如登。
    欲與天地為友,欲與日月并行。
    萬物崢嶸,本由心生。
    去子之取舍與愛僧,惟人自縛非天黥。

    302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 唐·元稹

    芳樹已寥落,孤英萬可嘉。
    可憐團團葉,蓋覆深深花。
    游蜂競攢刺,斗雀亦紛拏。
    天生細碎物,不愛好光華。

    303 《山中雜興 其十》 元·王冕

    小艇橫河過,殘陽隔岸舂。
    水聲清繞屋,山氣冷侵窗。
    卸屐行花徑,攜書坐石缸。
    可知耕種好,只擬鹿門龐。

    304 《山中雜興 十九》 元·王冕

    草徑如蛇綰,茅廬比斗寬。
    溪聲歸夜響,山氣入春寒。
    且自師伊尹,毋勞說謝安。
    有時閑縱步,長嘯白云端。

    305 《已亥雜詩 288》 清·龔自珍

    倘作家書寄哲兒,淮陰重話七年情。
    門前報有關山客,來聽西齋夜雨聲。

    306 《已亥雜詩 48》 清·龔自珍

    萬事源頭必正名,非同綜核漢公卿。
    時流不沮狂生議,側立東華儜佩聲。

    307 《已亥雜詩 43》 清·龔自珍

    聯步朝天笑語馨,佩聲耳畔尚泠泠。
    遙知下界覘乾象,此夕銀潢少客星。

    308 《已亥雜詩 95》 清·龔自珍

    大宇東南久寂寥,甄陀羅出一枝簫。
    簫聲容與渡淮去,懷上魂須七日招。

    309 《已亥雜詩 97》 清·龔自珍

    天花拂袂著難銷,始愧聲聞力未超。
    青史他年煩點染,定功四紀遇靈簫。

    310 《已亥雜詩 90》 清·龔自珍

    過百由旬煙水長,釋迦老子怨津梁。
    聲聞閉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311 《壽安雜詩十首·壽安雜詩十首·神林從二首》 宋·司馬光

    石下泉聲蔓草深,石上露濃蒼蘚遍。
    山禽驚起冰且鳴,葉墜空林人不見。

    312 《壽安雜詩十首·靈山寺》 宋·司馬光

    神林興盡謀早歸,草間露裛行徑微。
    忽思靈山去不遠,馬首欲東還向西。
    垂鞭縱轡尋山足,洛水逶迤過數曲。
    漸聞林下飛泉鳴,未到已覺神骨清。

    313 《壽安雜詩十首·靈山寺流泉》 宋·司馬光

    去寺猶一里,隔林聞不聲。
    安知客乘興,山下遠相迎。

    314 《雜詠四首》 宋·范仲淹

    鏗鏗千古嶧山桐,金石聲來造化中。
    誰道元和無復致,為君堂上起薰風。

    315 《山居雜詩》 元·元好問

    鷺影兼秋靜,蟬聲帶晚涼。
    陂長留積水,川闊盡斜陽。

    316 《山居雜詩》 元·元好問

    瘦竹藤斜掛,叢花草亂生。
    林高風有態,苔滑水無聲。

    317 《山居雜詩》 元·元好問

    樹合秋聲滿,村荒莫景閑。
    虹收仍白雨,云動忽青山。

    318 《龍門雜詩》 元·元好問

    石樓繞清伊,塵土天所限。
    人言無僧久,草滿不復鏟。
    灘聲激悲壯,山意出高蹇。
    當年香山老,掛冠遂忘返。
    高情留詩軸。
    清話入禪版。
    誰言海山去,蕭散仍在眼。
    溪寒不可涉,倚杖西林晚。

    319 《賣花聲·相見罷憑闌》 清·朱彝尊

    相見罷憑闌,并坐重關。
    熏爐初徙鏡臺寬。
    子石琢成蓮葉小,教試麋丸。
    畫扇翠峰攢,一面霜紈。
    別來詩句幾曾閑。
    雜體江淹三十關首,都寫伊看。

    320 《雜詩絕句十七首》 宋·梅堯臣

    河畔有鈞翁,團泥為甕缶。
    坐想秦人聲,思傾杜陵酒。

    * 關于雜聲的詩詞 描寫雜聲的詩詞 帶有雜聲的詩詞 包含雜聲的古詩詞(10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