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三晉地,已有圣人生。不曉河汾氏,為隋策太平。
宿有驂鸞約,飄然遡碧霄。不為君主鬯,卻伴女吹簫。
面色削瓜黃,眉毫覆雪長。安知四天下,只在一禪床。
哆侈何其甚,憂傷只自知。雖經夫子筆,不廢寺人詩。
義理無窮盡,雖丘或未知。老聃與項橐,圣豈有常師。
歷歷非諸子,骎骎及圣丘。乃知焚籍相,亦自有源流。
幸自沉冥去,無端物色求。蓑衣亦堪釣,何必被羊裘。
賣卜本逃名,下簾無市聲。如何穹壤內,知世有君平。
鬼質內持衡,胡雛外握兵。一朝臨白刃,乞米老儒生。
老賊有肝鬲,多為德祖窺。誰令預籌事,更與共觀碑。
壽有可延理,醫無不死方。扁曾憂骨髓,和亦畏膏肓。
莫觀于父子,天性有時移。竟以婦為厲,空令傳作詩。
聚橛并番楀,今猶唾姓名。國人深可畏,尹氏更須平。
賢矣兩家臣,存孤極苦辛。后來有曹馬,亦是受遺人。
孝謙已稱帝,賓佐盡封侯。不道投荒客,交州白了頭。
紛紛荊聶輩,猶有利而為。智氏已無后,先生欲報誰。
三千兩鐘乳,八百斛胡椒。不悟口中襪,猶貪掌上腰。
似有人推背,相傳果是非。請君看秘記,若個泄天機。
面折公孫子,堂堂負直聲。安知上前議,那復有黃生。
嬖與賢分國,賢疏嬖在旁。未嘗無樂克,其柰有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