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淳熙間,今復見淳佑。粵從發覆額,及此已衰耇。恭惟孝皇圣,是時方在宥。兩宮俱萬年,薄海同一候。
史本乎公,不厭於復。重觀紹圣以來之記述,初無及于鄭雍。非親札之具存,雖欲考之而孰從。如王誼李祉之實跡,遍考史錄,
平生一寸心,不為世涂折。平生七尺軀,擬慕志士烈。吾門古喬木,每抱歲寒節。三世秉一心,炯炯常不滅。
無子雖可悲,有子未為喜。斷以釋子言,莫非假合耳。杜陵詠為麟,瑞物能有幾。昌黎謂之梟,惡德乃類是。
臺城為客久,書札竟寥寥。山水舟車近,風霜歲月遙。窮猿猶擇木,威鳳合沖霄。曾有論文約,應須折簡招。
詔書淮上遂休兵,玉帛相隨下帝京。且喜王師還禁衛,獨煩使節在邊城。轉輸積雪河冰合,離別春風塞草生。細札催歸應不晚,到家猶及趁清明。
萬有非真偶有之,倏無合悟本無時。伯夷季札輕千乘,肯著春風護柳枝。
玉札丹砂寶易知,蜣蜋蘇合粗擎齋。國醫本草加繁悉,異域琛夾獻麝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