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本非的詩詞(1629首)

    361 《贈友五首》 唐·白居易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
    君出臣奉行,謂之握金鏡。
    由茲六氣順,以遂萬物性。
    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病。

    離別寫景友情

    362 《和答詩十首·和思歸樂》 唐·白居易

    山中不棲鳥,夜半聲嚶嚶。
    似道思歸樂,行人掩泣聽。
    皆疑此山路,遷客多南征。
    憂憤氣不散,結化為精靈。

    363 《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 唐·白居易

    天下有道見,無道卷懷之。
    此乃圣人語,吾聞諸仲尼。
    矯矯四先生,同稟希世資。
    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

    364 《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唐·白居易

    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面破驅入秦。
    天子矜憐不忍殺,詔徙東南吳與越。
    黃衣小使錄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

    365 《時世妝-儆戎也》 唐·白居易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
    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
    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366 《贈王山人》 唐·白居易

    聞君減寢食,日聽神仙說。
    暗待非常人,潛求長生訣。
    言長本對短,未離生死轍。
    假使得長生,才能勝夭折。

    367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368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369 《歲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復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370 《和李澧州題韋開州經藏詩》 唐·白居易

    既悟蓮花藏,須遺貝葉書。
    菩提無處所,文字本空虛。
    觀指非知月,忘筌是得魚。
    聞君登彼岸,舍筏復何如。

    371 《贈江州李十使君員外十二韻》 唐·白居易

    我本江湖上,悠悠任運身。
    朝隨賣藥客,暮伴釣魚人。
    跡為燒丹隱,家緣嗜酒貧。
    經過剡溪雪,尋覓武陵春。

    372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祝蒼華》 唐·白居易

    日居復月諸,環回照下土。
    使我玄云發,化為素絲縷。
    稟質本羸劣,養生仍莽鹵。
    痛飲困連宵,悲吟饑過午。

    373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唐·白居易

    我年五十七,榮名得幾許。
    甲乙三道科,蘇杭兩州主。
    才能本淺薄,心力虛勞苦。
    可能隨眾人,終老于塵土。

    374 《留別微之》 唐·白居易

    干時久與本心違,悟道深知前事非。
    猶厭勞形辭郡印,那將趁伴著朝衣。
    五千言里教知足,三百篇中勸式微。
    少室云邊伊水畔,比君校老合先歸。

    375 《代鶴》 唐·白居易

    我本海上鶴,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顧恩,同來洛陽陌。
    洛陽寡族類,皎皎唯兩翼。
    貌是天與高,色非日浴白。

    376 《答夢得秋日書懷見寄》 唐·白居易

    幸免非常病,甘當本分衰。
    眼昏燈最覺,腰瘦帶先知。
    樹葉霜紅日,髭須雪白時。
    悲愁緣欲老,老過卻無悲。

    377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巳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凰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水中科斗長成蛙,林下桑蟲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頭笑,焉用鹍鵬鱗羽多。

    378 《禽蟲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違戊巳鵲避歲,茲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鳳凰頒鳥歷,一時一日不參差。
    水中科斗長成蛙,林下桑蟲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頭笑,焉用鹍鵬鱗羽多。

    379 《苦婦詞》 唐·劉言史

    地遠易驕崇,用刑匪精研。
    哀哉苦婦身,夫死百殃纏。
    草草催出門,衣墮發披肩。
    獨隨軍吏行,當夕余欲遷。

    380 《初下東周贈孟郊》 唐·劉言史

    鶴老身更b3,龜死殼亦靈。
    正信非外沿,終始全本情。
    童子不戲塵,積書就巖扃。
    身著木葉衣,養鹿兼牸耕。

    * 關于本非的詩詞 描寫本非的詩詞 帶有本非的詩詞 包含本非的古詩詞(16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