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本都的詩詞(536首)

    401 《閑適吟》 宋·邵雍

    為士幸而居盛世,住家況復在中都。
    虛名浮利非我有,綠水青山何處無。
    選勝直宜尋美景,命儔須是擇吾徒。
    樂閑本屬閑人事,又與偷閑事更殊。

    402 《依韻和壽安尹尉有寄》 宋·邵雍

    不向紅塵浪著鞭,殊無才業合時賢。
    本酬壯志都無效,欲住青山卻有緣。
    翠竹陰中開縹帙,白云堆里揖飛泉。
    錦屏正與溪南對,他日從游子子傳。

    403 《謹贈司寇淮南公詩》 南北朝·庾信

    危邦久亂德。
    天策始乘機。
    九河聞誓眾。
    千里見連旗。

    404 《任洛州酬薛文學見贈別詩》 南北朝·庾信

    子居河之曲。
    英彥本連蹤。
    鹽形或變虎。
    鼎氣乍成龍。

    405 《九日三首》 宋·蘇轍

    昔忝衣冠舊,今從野老游。
    籬根菊初綻,甕面酒新芻。
    不負重陽節,都無舉世憂。
    人生定誰是,萬事本悠悠。

    406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呂梁》 宋·蘇轍

    出沒懸流雖有道,憑陵險地本無心。
    未能與物都無礙,咫尺清泉亦自深。

    407 《秦虢夫人走馬圖二絕》 宋·蘇轍

    秦虢風流本一家,豐枝稼葉映雙花。
    欲分妍丑都無處,夾道游人空嘆嗟。
    朱幀玉勒控飛龍,笑語喧嘩步驟同。
    馳入九重人不見,金細翠羽落泥中。

    408 《次韻門下劉侍郎直宿寄蘇左丞》 宋·蘇轍

    雷雨連年起臥龍,穆然臺閣有清風。
    一時畫諾雖云舊,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經霜俱不改,鹽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宮。

    409 《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 宋·蘇轍

    女子勿言弱,男兒何必強。
    君看張夫人,身舉十五喪。
    頭上脫笄珥,篋中斥襦裳。
    筑墳連丘山,松柏郁蒼蒼。

    410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六呂梁》 宋·蘇轍

    出沒懸流雖有道,憑陵險地本無心。
    未能與物都無礙,咫尺清泉亦自深。

    411 《次韻秦觀秀才攜李公擇書相訪》 宋·蘇轍

    濟南三歲吾何求,史君后到消人憂。
    君言有客輕公侯,扁舟相従古揚州。
    致之匹馬恨無力,千里相望同異域。
    誦詩空使四坐驚,隱居未易凡人測。

    412 《送交代劉莘老》 宋·蘇轍

    建元一二間,多士四方至。
    翩翩下鴻鵠,一一抱經緯。
    功名更唯諾,爵祿相饋遺。
    縱橫圣賢業,磊落君臣意。

    413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并敘〉》 宋·蘇轍

    石臺長老問公,本成都吳氏子,棄俗出家,手書《法華經》,字細如黑蟻,前后若一,將誦之萬遍,雖老而精進不倦,脅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來高安,以鄉人相好,蓋余懶而好睡,見之惕然自警,因贈之二小詩云。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414 《次韻侯宣城疊嶂樓雙溪閣長篇》 宋·蘇轍

    作官如負擔,一負當且馳。
    不知息肩處,妄問道遠邇。
    我乘章江流,卻入宛溪水。
    舍舟陟崔嵬,行路極旬已。

    41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三次韻門下劉侍郎直》 宋·蘇轍

    雷雨連年起臥龍,穆然臺閣有清風。
    一時畫諾雖云舊,此日都偷本自公。
    松竹經霜俱不改,鹽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宮。

    416 《同大孫狀元送楊甫之薄中》 宋·魏野

    薄本舜都州,君思獨去游。
    云分五老頂,河噴二妃樓。
    雨足禾初熟,霜遲葉尚稠。
    此行貧莫嘆,飲餞是三頭。

    417 《偶興》 宋·楊億

    芳蘭滋九畹,蕭蒿亦旁植。
    威鳳翔丹山,鴟梟猶接翼。
    雅琴歌南風,蛙鳴不容息。
    驪珠媚清川,魚目光激射。

    418 《庭木》 宋·曾鞏

    庭中有佳樹,清影四面垂。
    往往風雨夜,蛇龍此投依。
    留之待鸞鳳,未許燕雀窺。
    誰謂烏鳥惡,安巢最高枝。

    419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420 《送羅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宋·張舜民

    玉麈助清談,金貂飾高位。
    二物已殺身,無剝生民利。
    君為使者官,猶作農夫事。
    隨軒載畚插,一心惟度地。

    * 關于本都的詩詞 描寫本都的詩詞 帶有本都的詩詞 包含本都的古詩詞(5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