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訓的詩詞(81首)
61
《題五畏齋》 宋·葉適
曹滕亦據南面權,坐衙吏貼群趨先。
敢云威福自我出,下有赤子高蒼天。
圣人鬼興建皇極,付祝長管尤惻惻。
前碑特立示銘誠,后榜七條垂訓釋。
63
《贈郡經歷韓君美》 宋·陳著
易為六經彝訓祖,詩關萬里風化機。
周孔派外誰復得,商賜言后知者誰。
穿鑿簸弄到今日,家自為詩人自易。
數不及理數亦妄,吟而無用吟何益。
66
《送黃少孺遠游》 宋·陳著
慈溪先生擅天章,胸中奎壁躔諸郎。
君生坐后秀愈卓,骨骼昂昂氣揚揚。
黃金滿籯父訓重,青簡插架家傳光。
九經本也末百氏,一目誰如我百行。
68
《嶺后山莊》 宋·蒲壽宬
感慨重來歲月深,手栽松柏已成林。
萬山自此無南北,一水長流不古今。
先訓丁寧猶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君恩已遂祈閒請,莘野歸耕是本心。
69
《下壽》 宋·仇遠
六十本下壽,皤然成禿翁。
擊舟貞女瀨,竊祿素王宮。
暮隨太守車,朝迓御史驄。
我馬劣難騎,卻與無馬同。
老病厭徒步,足力亦易窮。
將以馬易牛,歸耕田園中。
圣人有遺訓,吾不如老農。
74
《贈刊印朱才俊》 宋·方回
科斗何年變篆字,至秦程邈翻為隸。
今人但習真草行,誰會六書三耦意。
篆所最難柱與圈,學打一圈費三年。
豈容臆決蔑師授,汩沒形象迷傍偏。
75
《題史元量芳潤堂》 宋·郭印
圣經杲杲日翔空,元與后學開愚蒙。
著述成書不得已,令人誦習知吾宗。
辭文旨遠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
如木有根水有源,敷榮浸漬乃無窮。
76
《孝感堂》 宋·李處權
孝為百行本,儒訓存六經。
未有仁而遺,禮宜權重輕。
哀嚴以事死,敬樂以事生。
豈徒天性得,乃見人道成。
77
《解湯延祖字》 宋·李覯
仲尼作經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終始。
始於事親終立身,以是揚名於后世。
大雅有言念爾祖,述脩其德乃為美。
圣訓昭昭十八章,寫之琬琰千馀歲。
78
《和向倅韻》 宋·彭龜年
今日若馭風,前日如負甑。
乘興試一出,意到即為勝。
薌林有高人,能識未病證。
談鋒不可遏,勇若春筍迸。
79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 關于本訓的詩詞 描寫本訓的詩詞 帶有本訓的詩詞 包含本訓的古詩詞(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