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本源的詩詞(361首)

    201 《胡氏逢原堂》 宋·王安石

    我愛銅官好,君實家其間。
    山水相縈萃,花卉矜春妍。
    有鳴林間禽,有躍池中鮮。
    葉山何嗟峨,秀峙東南偏。

    202 《和吳御史汴渠》 宋·王安石

    鄭國欲弊秦,渠成秦富強。
    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長。
    維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
    歸作萬世利,誰能弛其防。

    203 《溫泉》 宋·范成大

    砂床毓靈源,石液漱和氣。
    郁攸甑常蒸,觱沸鼎百沸。
    人生本無垢,安用滌腸胃。
    一瓢灩清肥,回首謝羅罻。
    山深人跡罕,政以遠為貴。
    君看華清池,談者至今諱。

    204 《丙午東宮壽詩》 宋·范成大

    國系丁年盛,天開甲觀祥。
    黃離增煥炳,赤伏衍明昌。
    一日三天見,元辰萬國康。
    姿神輝玉裕,德業燦金相。

    205 《醫者》 宋·秦觀

    塊然一氣初渾淪,散作六物相吐吞。
    主承客御勝復存,是為萬物疾病原。
    寥寥空陂游冤魂,誨此法術成軒轅。
    金書玉冊要不煩,煥如星宿不可捫。

    206 《書感》 宋·陸游

    我欲哭窮途,所懼世俗驚,出門復入門,掩淚且吞聲。
    唐虞邈難繼,周孔不復生,承學百世下,我輩責豈輕。
    楊墨斥已殫,釋老猶縱橫,拔本塞其源,力盡志未平。
    吾道如曒日,薄食終必明。

    207 《幽居》 宋·陸游

    策府還家又五年,心常無事氣常全。
    平生本不營三窟,此日何須直一錢!雨霽桑麻皆沃若,地偏雞犬亦翛然。
    閉門便造桃源境,不必秦人始是仙。

    208 《老學庵自規》 宋·陸游

    堯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
    江河水稽天,發源乃涓流。
    人忍於搏虱,習熟且解牛。
    象箸與玉杯,漆器實其由。

    209 《贈蘇趙叟兄弟》 宋·陸游

    君家真德門,才杰生袞袞。
    托契則甚深,所恨相識晚。
    攜文數過我,每讀必三反;譬如天廄駒,真是渥洼產。
    閉門萬卷讀,更要極源本。
    才難圣所嘆,期子敢不遠?

    210 《賀皇孫平陽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 宋·楊萬里

    玉歷當千運,天潢第一源。
    本支堯百世,有道宋曾孫。
    接武前星曜,依光太極尊。
    年年會慶節,更慶茁蘭孫。

    211 《煮海歌》 宋·柳永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輪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
    風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

    212 《鈐轄冒上閤就移知雄州》 宋·宋祁

    聚散非一端,賢逸難兩遂。
    擁節北臨邊,安得久交臂。
    此行詎不遠,印瑞三且二。
    背劍車炙輠,徑秦驂舞轡。

    213 《用前韻謝子舟為予作風雨竹》 宋·黃庭堅

    子舟詩書客,畫手睨前輩。
    挹袂拍其肩,余力左右逮。
    摩拂造化爐,經營鬼神會。
    光煤疊亂葉,世與作者背。

    214 《再答冕仲》 宋·黃庭堅

    丘壑詩書雖數窮,田園芋栗頗時豐。
    小桃源口雨繁紅,春溪蒲稗沒鳧翁。
    投身世網夢歸去,摘山鼓聲雷隱空。
    秋堂一笑共燈火,與公草大臭味同。

    215 《贈潘景溫叟》 宋·歐陽修

    秦盧不世出,俗子相矜夸。
    治疾不知源,橫死紛如麻。
    番陽奇男子,衣冠本儒家。
    學本得心訣,照底窮根厓。

    216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宋·范仲淹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217 《念奴嬌 飲渾源岳神仙會(張家*南塘本訂誤》 元·元好問

    小山招飲,恨還丹、不至人間豪杰。
    南渡衣冠多勵集,蕭灑蘭亭三月。
    陶冶襟靈,留連光景,觴詠今無復。
    黃壚雖近,老懷空感存歿。

    218 《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飛玉亭》 宋·無名氏

    閑亭清憩覺情優,四顧嵐光景色幽。
    湍玉飛簾侵座冷,璇源本自接天流。

    219 《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 宋·梅堯臣

    我實山野人,不識經濟宜。
    聞歌汴渠勞,謾綴汴渠詩。
    汴水源本清,隨分黃河枝。
    濁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220 《依韻和李君讀余注孫子》 宋·梅堯臣

    我世本儒術,所談圣人篇。
    圣篇辟乎道,信謂天地根。
    眾賢發蘊奧,授業稱專門。
    傳箋與注解,璨璨今猶存。

    * 關于本源的詩詞 描寫本源的詩詞 帶有本源的詩詞 包含本源的古詩詞(3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