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本流的詩詞(1222首)

    781 《過皇甫侍郎》 宋·蔡襄

    丈人幾八十,歲晚益窮經。
    陰陽判九六,天地環丙丁。
    初若發泉穴,漸已澄滄溟。
    所寶非世有,愿充天子庭。

    782 《王公吟》 宋·邵雍

    王公大人,天下具瞻。
    輕流薄習,重損威嚴。
    此尚未了,彼安能兼。
    非唯失道,又復起貪。
    頂戴儒冠,心存象教。
    本圖心寧,復使心鬧。
    譬如生子,當求克肖。
    不教義方,教之竊盜。

    783 《問春吟》 宋·邵雍

    自古言花須說鶯,鶯花本合一時行。
    因何花謝鶯才至,浪得鶯花相與名。
    輒欲問春春不應,私於蜂蝶有何情。
    流鶯不伏春辜負,啼了千聲又萬聲。

    784 《梁小廟樂歌 登歌》 南北朝·沈約

    光流者遠。
    禮貴彌申。
    嘉饗云備。
    盛典必陳。

    785 《梁大壯大觀舞歌 大觀舞歌》 南北朝·沈約

    皇矣帝烈。
    大哉興圣。
    奄有四方。
    受天明命。

    786 《登玄暢樓詩》 南北朝·沈約

    危峯帶北阜。
    高頂發南岑。
    中有陵風榭。
    回望川之陰。

    787 《詠甘蕉詩》 南北朝·沈約

    抽葉固盈丈。
    折本信兼圍。
    流甘揜椰實。
    弱縷冠絺衣。

    788 《道士步虛詞 四》 南北朝·庾信

    凝真天地表。
    絕想寂寥前。
    有象猶虛豁。
    忘形本自然。
    開經壬子世。
    值道甲申年。
    回云隨舞曲。
    流水逐歌弦。
    石髓香如飯。
    芝房脆似蓮。
    停鸞燕瑤水。
    歸路上鴻天。

    789 《至老子廟應詔詩》 南北朝·庾信

    虛無推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門臨苦縣。
    九井對靈溪盛丹須竹節。

    790 《傷王司徒褒詩》 南北朝·庾信

    昔聞王子晉。
    輕舉逐神仙。
    謂言君積善。
    還得嗣前賢。

    791 《贈常州感慈邦長老》 宋·晁補之

    君不見大通方丈空無物,亦不拈椎并豎拂。
    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頂門遭一咄。
    感慈神駿渥洼流,壁上高僧莫遣酬。
    霹靂一聲龍破柱,此中何處有裴休。

    792 《次韻蘇公翰林贈同職鄧溫伯懷舊作》 宋·晁補之

    雪堂蜜酒花作醅,教蜂使釀花自栽。
    堂前雪落蜂正蟄,恨蜂不采西山梅。
    漫浪飲處空有跡,無酒可沃胸崔嵬。
    不知幾喚樊口渡,五見新歷頒清臺。

    793 《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 宋·晁補之

    建隆以來論人物,得士與古相低昂。
    人才歷數仁祖世,后生嵬瑣無復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時學問圣賢說,松柏歲寒觀老節。

    794 《奉和御制南郊禮成》 宋·寇準

    薦降靈符昭瑞命,交修盛則薦清衷。
    朝真曲里揚丕烈,類帝圓壇報昊穹。
    述職萬邦咸執玉,來庭異域協占風。
    禹功高大天無極,堯德明如日正中。

    795 《生日》 宋·毛滂

    夜光昭清冷,璇源載圓折。
    朝陽未羽儀,五色先丹穴。
    松柏出澗壑,眾木皆禿屑。
    方其一寸青,意已傲冰雪。

    796 《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 宋·毛滂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龍蜿蜒出朝夕。
    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
    大龍雨足意貌閒,萬里澤流才一息。
    無心自為百谷仰,變化風云聊戲劇。

    797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
    似聯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
    蒼梧只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
    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

    798 《贈別講僧若水》 宋·毛滂

    道人永嘉老,口作智者語。
    從揮鐵如意,寶藏發深貯。
    行住自如如,當亦無住所。
    踏雪來東山,了不憚修阻。

    799 《送程建用宣德西歸》 宋·蘇轍

    昔與君同巷,參差對柴荊。
    艱難奉老母,弦歌教諸生。
    藜藿飽臧獲,布褐均弟兄。
    貧賤理則窮,禮義日益明。

    800 《和遲田舍雜詩九首》 宋·蘇轍

    老佛同一源,出山便異流。
    少小本好道,意在三神洲。
    子房見黃石,愿封小國留。
    終老預人事,斷谷為呂憂。

    * 關于本流的詩詞 描寫本流的詩詞 帶有本流的詩詞 包含本流的古詩詞(12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