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經用燕說,束棄諸儒傳。濫觴雖有罪,末派彌九縣。張侯真理窟,堅壁不與戰。難以口舌爭,水清石自見。
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事來三十載,巫覡傳子孫。村中四時祭,殺盡雞與豚。主人不堪命,積燎曾欲燔。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香浮玉陛曉辭天,袍拂蒲茸稱少年。郎署轉曹雖久次,京河亞尹是優賢。縱游云水無公事,貴買琴書有俸錢。今日龍門看松雪,探春明日向平泉。
良知誰不有,靡究復靡屆。寸心日月明,萬里天地解。握機洞消長,觀物了成壞。推行濟四海,小試未為隘。
道秘不可傳,左右逢其原。后生巧穿鑒,末派迷本源。世不有先覺,誰當警群昏。佩衿來于于,千古師道尊。
麗澤存相益,和羹忌敬同。別懷長耿耿,見日苦匆匆。經派懲燕說,詞源味國風。平生子陳了,一瓣記南豐。
與君陶唐后,盛族多其人。圣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在今氣磊落,巧偽莫敢親。介立實吾弟,濟時肯殺身。
總序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