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未來學的詩詞(1224首)

    641 《前日以詩贈賈麟進士繼蒙和答而楊蟠從事亦隨》 宋·強至

    愛君氣干霜松老,一見相投許肝腦。
    豈同世上秋葉交,不及歲寒如電掃。
    有才無命三十強,寂寞吟齋膝長抱。
    愁來遍踏公卿門,綻褐不縫誰改造。

    642 《次韻章舜舉》 宋·陳造

    天孫望河鼓,杳眇河西東。
    參旗映天梁,欻作秋夕逢。
    人生風馬牛,未害心期同。
    章侯大雅士,抱負難形容。

    643 《再次韻張簿》 宋·陳造

    生世詩作癖,頗坐艱局病。
    當前成風手,每來難塞請。
    后身羽鑿齒,名儷乃公盛。
    新詩再出奇,后出尤雅正。

    644 《病起四詩·四論報》 宋·陳造

    我本扶犂手,為儒父史意。
    全家飽官廩,發膚盡君賜。
    一念三稽首,報答迄未議。
    向來挹前修,謂可跬步至。

    645 《再次韻謝王仲衡尚書薦章》 宋·陳造

    襧生布衣兒,始未客黃祖。
    一鶚輕百鷙,名已騰薦語。
    跌宕噤不施,眾笑此何取。
    一賦出緒余,已可光近古。

    646 《壽某翁》 宋·吳泳

    當日麻衣抑未猜,貴公元自有仙材。
    文辭敏妙真星魄,學問沈潛是圣胎。
    黃石授兵非有意,紅旗破賊卻歸來。
    阿同且共玻瓈飲,源上桃花想未開。

    647 《贈鄭戶部》 宋·陳師道

    千載歸來遼海東,江山如舊里閭空。
    時平未覺身難遇,學贍依然說不窮。
    著繡晝行真細事,一車磬折得深衷。
    圣朝未有徐州相,剩作功名跨數公。

    648 《和作哲送令德》 宋·鄧肅

    我瓠非五石,安能枵不用。
    但恃少年氣,未肯就羈鞚。
    越人已斷發,章甫浪出宋。
    何如子建文,脫口人爭諷。

    649 《安清桐夜坐有懷》 宋·馮時行

    屋角錦樹風飛揚,陰岑夜色凝清霜。
    結庵云竇謝塵俗,危然搔首憂偏長。
    背燈顧影空寂閴,亦復自怪何昂藏。
    人生百慮已大瘦,顧我耿耿無他腸。

    650 《和蔡生》 宋·胡寅

    吾生慚松獨,天賦比樗散。
    學道才窺藩,圣門未容款。
    老來憂患集,鵻草經濕嘆。
    衣帶垂有余,樗腹無可坦。

    651 《挽李子和知縣》 宋·李流謙

    盤谷先生壇級尊,萬夫操槊輒斂魂。
    黃堂晝嚴繞華戟,往往群來客打門。
    高談錯起風襲塵,醉眼相視月照樽。
    歸來拊掌此快士,外無圭角中甚渾。

    652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653 《送王林叔推官分韻得錦字》 宋·樓鑰

    王郎天下士,中和自生稟。
    澹然初無營,見者輒斂衽。
    幕中資婉畫,處事極精審。
    與人如恐傷,律己淵冰懔。

    654 《簡子崧時丞建德》 宋·趙蕃

    石田渡口鉦鼓鳴,憶同居民送君行。
    至今是邦數廉吏,君與韋陸俱其名。
    別來憶君已騰趠,故人無復思漁釣。
    豈知更作畿縣丞,未免流俗輕嘲傲。

    655 《和致政林存齋稚圭》 宋·王邁

    東鄰南極老人星,音吐洪亮眼晶熒。
    諸郎個個佳寧馨,長者早占千佛經。
    仲季銳如刃發硎,三珠粲爛照戶庭。
    老人散策傲郊坰,健筆哦詩驚六丁,

    656 《送兒深赴婺之月泉山長》 宋·陳著

    來汝深,吾語汝,汝今此行五百里。
    吾豈不欲汝在傍,朝夕告教從容里。

    657 《日食罪言》 宋·姚勉

    皇帝十四載,新元紀嘉熙。
    仲冬戊寅朔,午漏方中時。
    朔風震丘壑,猛籟號枯枝。
    黯如商雪天,四野昏垂垂。

    658 《送王右司移江西憲》 宋·王炎

    日邊好音來,繡斧移軺車。
    九重寄視聽,四牡煩詢咨。
    才德難兩全,有即時所須。
    平生經綸學,豐蓄乃嗇施。

    659 《點絳唇 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 元·邵亨貞

    作長短句題于后。
    公以承平王孫而嬰世變,離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騷人意度。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斃,每見先輩談公典型問學,如天上人,未嘗不神馳夢想。
    昔東坡先生自謂不識范文正公為平生遺恨,其意蓋可想見。

    660 《點絳唇 追和趙文敏公舊作十首客有持文敏公》 元·邵亨貞

    作長短句題于后。
    公以承平王孫而嬰世變,離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騷人意度。
    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斃,每見先輩談公典型問學,如天上人,未嘗不神馳夢想。
    昔東坡先生自謂不識范文正公為平生遺恨,其意蓋可想見。

    * 關于未來學的詩詞 描寫未來學的詩詞 帶有未來學的詩詞 包含未來學的古詩詞(12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