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未悔的詩詞(319首)

    101 《卜算子》 宋·朱敦儒

    灼灼一枝桃,粉艷天然好。
    只被春風擺撼多,顏色凋零早。
    結子未為遲,悔恨隨芳草。
    不下山來不出溪,待守劉郎老。

    祝壽憂國憂民

    102 《感皇恩》 宋·鄧肅

    翠竹謾連云,天風不到。
    簾幕重重自熱惱。
    冷香忽至,愛惜當同芝草。
    井花浮碧玉,炎威歸。
    酒渴想東鄰,憂心如扌壽。
    納履生疑謾悔懊。
    未容沈李,相對尊前傾倒。
    報君惟短句,瓊琚好。

    103 《夜行船(周三五)》 宋·楊無咎

    寶髻雙垂煙一縷。
    年紀小、未周三五。
    壓一精神,出群標格,偏向眾中翹楚。
    記得譙門初見處。
    禁不定、亂魂飛去。
    掌托鞋兒,肩拖裙子,悔不做、閑男女。

    104 《念奴嬌(荷葉浦雪中作)》 宋·王千秋

    扁舟東下,正歲華將晚,江湖清絕。
    萬點寒鴉高下舞,凝住一天云葉。
    映_漁村,衡茅酒舍,淅瀝鳴飛雪。
    壯懷興感,悔將釵鳳輕別。

    105 《木蘭花慢》 宋·呂勝己

    朝天門外路,路坦坦、走去聲瑤京。
    悔年少狂圖,爭名遠宦,為米孤征。
    星星。
    半凋鬢發,事千端、回首只堪驚。

    106 《水龍吟(丁卯生日)》 宋·劉克莊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
    羽流禳謝,緇郎懺悔,天乎無罪。
    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視。
    汝夜披黃卷,日餐丹荔,胎伊戚、將誰懟。

    107 《摸魚兒(辛巳自壽年五十)》 宋·劉辰翁

    是耶非、吾年如此,更癡更悔今昨。
    狂吟近日疏于酒,轉似秋山瘦削。
    渾未覺。
    憑兒子門生,前度登高弱。

    108 《澹如樓讀書》 清·康有為

    三年不讀南朝史,瑣艷濃香久懶熏。
    偶有遁逃聊學佛,傷於哀樂遂能文。
    懺除綺語從居易,悔作雕蟲似子云。
    憂患百經未聞道,空階細雨送斜曛。

    古詩三百首旅途寫景愉悅

    109 《金縷曲·贈梁汾》 清·納蘭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豪放友情

    110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111 《人間詞話七則》 清·王國維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有我之境也。

    寫人音樂知音感慨

    112 《送石昌言使北引》 宋·蘇洵

    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歲,未學也。
    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
    昌言舉進士,日有名。
    吾后漸長,亦稍知讀書,學句讀、屬對、聲律,未成而廢。

    離別序文

    113 《鄭伯克段于鄢》 先秦·左丘明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
    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古文觀止敘事寫人歷史故事

    114 《呂相絕秦》 先秦·左丘明

    夏四月戊午,晉侯使呂相絕秦,曰:“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天禍晉國,文公如齊,惠公如秦。
    無祿,獻公即世。
    穆公不忘舊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晉。

    古文觀止寫人外交

    115 《樂毅報燕王書》 先秦·佚名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下七十馀城,盡郡縣之以屬燕。
    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
    惠王即位,用齊人反間,疑樂毅,而使騎劫代之將。
    樂毅奔趙,趙封以為望諸君。

    古文觀止書信

    116 《屈原列傳》 兩漢·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楚懷王左徒。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117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18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119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120 《擬孫權答曹操書》 宋·蘇軾

    權白孟德足下:辱書開示禍福,使之內殺子布,外擒劉備以自效。
    書辭勤款,若出至誠,雖三尺童子,亦曉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懷固陋,敢略布。
    昔田橫,齊之遺虜,漢高祖釋酈生之憾,遣使海島,謂橫來大者王,小者侯,猶能以刀自剄,不肯以身辱于劉氏。

    書信

    * 關于未悔的詩詞 描寫未悔的詩詞 帶有未悔的詩詞 包含未悔的古詩詞(3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