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木脈的詩詞(115首)

    101 《臥龍潭》 宋·孔武仲

    已登臥龍庵,更看臥龍瀑。
    來從不盡山,奔入無底谷。
    谷中鳴百雷,林外漱寒玉。
    雄豪與清泚,上下相接續。

    102 《松上老藤》 宋·孔武仲

    古木已抑藏,長藤亦奇怪。
    潛根蒼蘚中,矯尾青云外。
    嚴嚴秋霜剝,悠悠夏景曬。
    摧殘復長養,緞練成老大。

    103 《贈長沙僧守節》 宋·孔武仲

    花木重重鹿苑春,蕭然一室坐安貧。
    真乘但要心知法,喜舍無如藥濟人。
    增損諸方精古義,窺尋六脈妙通神。
    長沙旅泊無聊賴,詩乞刀圭養病身。

    104 《勸學歌》 宋·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發皆奮七尺身。

    105 《和胡應祥游石進韻》 宋·陳文蔚

    世間潢潦水,可嘆無根源。
    盈滿涸可待,驟雨空翻盆。
    鵝峰此邦鎮,秀潤草木繁。
    泄為石井泉,永與天地存。

    106 《病后夏初雜書近況十首》 宋·方回

    今年春夏極窮忙,日檢醫書校藥方。
    甫得木瓜治膝腫,又須荊芥沐頭瘍。
    一生辛苦身多病,四至平和脈尚強。
    壽及龜堂老睦守,不難萬首富詩囊。

    107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108 《和朱公掞禱雨五龍廟》 宋·李復

    太師占歲驗律管,氣來姑洗聲猶短。
    野欠告病三月余,公堂嚴齋五日滿。
    相招禱雨陟南山,出城鞭馬追飛繖。
    林鳩怒鳴競逐婦,穴蟻移居自銜卵。

    109 《種菜》 宋·李復

    同墻茅屋來,有地十畝余。
    蒿蓬雜毒草,壅闇惡木俱。
    歲久人跡絕,亂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顧步良躊躇。

    110 《秋日湖上憩水仙祠》 宋·釋紹嵩

    萬木已西風,千山景象通。
    岸拖秋草綠,日抹半山紅。
    穴蟻苔痕靜,詩人眼界空。
    水仙來往處,脈脈興何窮。

    111 《老子》 宋·釋文珦

    老子深棲趣已成,塵鞿何計可相縈。
    寒泉一道知來脈,靈木多年產寄生。
    云外暗藏龍虎穴,風中清度鶴猿志。
    撾從等是無心侶,同吃山廚芋顆羹。

    112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113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氣貌棱棱,眉目溫溫。
    一脈之分派發崑崙之源,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
    風煙清遠秋之痕,草木秀拔春之恩。
    古壁之梭兮蟄龍之骨,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

    114 《有所思》 宋·于石

    君在南山南,水闊云漫漫。
    我在北山北,木落天地寬。
    所思不可見,孤峰碧巑屼。
    片云遙相望,脈脈一水間。

    115 《觸目》 宋·曾豐

    筆頭紙上兩無功,擁被開篷眼自空。
    石脈直尋江脈去,山光元與水光同。
    春隨草木高低到,氣并乾坤里外通。
    反顧有吾即無物,卓然獨立太虛中。

    * 關于木脈的詩詞 描寫木脈的詩詞 帶有木脈的詩詞 包含木脈的古詩詞(1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