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木耳的詩詞(502首)

    421 《綠陰》 宋·蘇泂

    佳木豐交午蔭稠,門闌青草沒階頭。
    道人洗凈箏琶耳,睡起一聲黃栗留。

    422 《送陳君保作吉赴廣漕》 宋·王邁

    昔我與君俱妙齡,同時棄貢鄉曲英。
    君攜令遜伯湖氏,天性好義甚好名。
    薄俗斗粟有德色,君視名第鴻毛輕。
    此事今無古亦少,百鳥群中孤鳳鳴。

    423 《開慶元年二兒自白水之江陵間作數語送行且勸》 宋·陽枋

    舉家出三峽,去鄉二千里。
    卜筑罄囊資,茍全留白水。
    誅茅炊赤稻,{左禾右夷}稗日嵌齒。
    芥根主鼎實。

    424 《戴式之垂訪村居》 宋·周弼

    故人手持一緘書,扁舟清晨造我廬。
    為問舟從何方來,欲應未卜先知應先長吁。
    長安平旦朱門開,曳裾靸履喧春雷。
    獨有詩人貨難售,朔雪寒風常滿袖。

    425 《題二水光華驛》 宋·李曾伯

    歷歷湖南道,骎骎嶺右州。
    感時僧解夏,觸事客驚秋。
    雨洗流金虐,風生落木愁。
    一萍如寄耳,往夢付悠悠。

    426 《次韻徐宰三雪》 宋·方岳

    春其幾何到端木,三信東風銀粟粟。
    眼驚天地有奇事,喜不自持詩陸續。
    爾時茅屋亦堪畫,有竹寧甘食無肉。
    多年裋褐夜不暖,紫鳳天吳共伸縮。

    427 《石孫試童子郡廣文贈之詩代賡為謝》 宋·方岳

    命窮久已付之天,草木閒兮月一川。
    無地可容攜鍤處,有孫猶有佩觹年。
    老夫耄矣耕方熟,小子識之攻益堅。
    萬歲石場今爾耳,當家衣缽底須傳。

    428 《別蒙侄》 宋·方岳

    嗚呼吾與汝,生世何不辰。
    每思十年事,雪涕時沾巾。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親。
    當時爾父母,綠鬢猶青春。

    429 《次韻程少章投贈》 宋·方岳

    十稔眠半村,一醉子萬象。
    向來此方寸,甚矣似元亮。
    釣石自寒煙,誰知太公望。
    北山忽移文,猿鶴費尋訪。

    430 《九日新種梅花開》 宋·方岳

    木葉綠未脫,菊叢黃始華。
    泛萸幾何日,尚覺陶巾斜。
    寒梅殊不情,矜秋吐奇葩。
    霜須半含蕾,春{上艸下拱}新茁芽。

    431 《效演雅》 宋·方岳

    山溪斗折更蛇行,逗密穿幽見物情。
    蜜為地花糧道絕,蚊知有雨陣圖成。
    飲風吸露蟬尸解,聳壑凌霄鶴骨輕。
    鸜鵒能為祖仁舞,狎鷗欲與海翁盟。

    432 《蟄室》 宋·方岳

    室中度以幾,其修去尋一。
    廣長尺而贏,崇為咫者七。
    牖一以為明,墐三以為密。
    不供并橫肱,所貴劣容膝。

    433 《蒲潤滴水巖觀瀑》 宋·李昴英

    與可人游五四并,快風吹面洗炎蒸。
    鹿巡夾道千章木,猿掛垂崖百尺藤。
    石室橫琴清振玉,壺瓢酌水冷調冰。
    瀑簾雨后籠山闊,不許塵埃俗耳聽。

    434 《鶯花吟為良友作》 宋·衛宗武

    羽族競繁聲,倉庚尤善鳴。
    喧啾百喙忽奏雅。
    盡洗盈耳箏竽音。
    芬菲芳事畢,木芍藥晚出。

    435 《送樓佺提舉赴省》 宋·陳著

    綠發方山冠,白玉氣色溫。
    高談霏木屑,不問能知文。
    去秋奪標歸,今步南宮云。
    儒科青氈耳,指取氣欲吞。

    436 《次韻諸友游云居》 宋·姚勉

    又是東風柳絮時,催春尚喜杜鵑遲。
    雨晴蔓綠侵高木,風定殘紅閣舊枝。
    眼底好山娛意思,耳邊幽鳥話心期。
    云居見說郊行樂,不得騎驢背錦隨。

    437 《念昔游四首》 宋·胡仲弓

    昔游半山寺,木落山欲童。
    秋高嵐氣旺,曉日出曈曨。
    杖藜破莽蒼,舉步生清風。
    登堂發一笑,絕倒臨川公。

    438 《次山房韻古意四首》 宋·何夢桂

    思君吹參差,幽路蹇離絕。
    綠藍不盈襜,芙蓉在木末。
    采蝱解我憂,憂思誰察識。
    世態反覆手,況復問宿昔。

    439 《知盧可庵教諭鼓歌》 宋·何夢桂

    崇牙樅樅,賁鼓逢逢。
    始作這以荊衡底貢之新革,試叩之以巴蜀故產之孤桐。
    雷震一聲草木拆,蠖信其屈龍起蟄。
    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440 《廬山中聞桂香憶游茅山時夢中游桂花下》 宋·董嗣杲

    我游三茅山,月下丹光麗。
    夢駕翠蜺車,涼云擁金袂。
    兩耳波浪透,廣漠不可際。
    猶記摶扶搖,乘風曾問帝。

    * 關于木耳的詩詞 描寫木耳的詩詞 帶有木耳的詩詞 包含木耳的古詩詞(5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