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木籠的詩詞(258首)

    241 《瀟湘八景圖·煙寺晚鐘》 宋·葉茵

    冥蒙一抹籠崢嶸,崢嶸深處傳疏聲。
    溪橫石槎低欲折,隱約前村通去程。
    萬里征夫不知宿,數盡飛鴉棲古木。
    輸與中邊三四僧,枯藤挑云歸佛屋。

    242 《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劉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窮躋攀。
    是時秋已高,爽氣薄千山。
    三峰斂神秀,突兀超塵寰。
    世變逮狂秦,風俗如髦蠻。

    243 《白雞冠》 宋·王镃

    旌陽仙去墜棲籠,竊藥曾歸草木中。
    餐了瓊霜因換雪,至今頂內不粘紅。

    244 《醉樵歌》 明·張羽

    華蓋山高亙南楚,剩產奇材少榛莽。
    山人嗜酒而業樵,背負清樽手持斧。
    丁丁伐木云之深,束薪欲擔力不任。
    且傾醽醁藉盤石,痛飲莫知西日沉。

    245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246 《留回嶺汪明府宅》 宋·方回

    仇池非仙境,商嶺在人世。
    詎必深且僻,而后兵可避。
    大物有轉移,戈甲滿天地。
    城郭非云遠,馬跡竟不至。

    247 《諸公以嵩師破戒作詩嘲詠因次韻解之》 宋·郭印

    老嵩悟塵緣,洪爐一點雪。
    飛行三界外,宴坐常兀兀。
    有如出籠鳥,豈比縮頸鱉。
    萬象一詩本,章句真瑣屑。

    248 《恭南酷熱》 宋·郭印

    陰陽有定數,天地無全功。
    偏雨或偏旸,消息豈難窮。
    今夏孟仲雨,季月暑隆隆。
    赫曦不停軌,火云日燔空。

    249 《謝士特餉櫻桃》 宋·李處權

    今年客閩中,春山亦花鳥。
    時果次第熟,風露枝裊裊。
    含桃品居最,朱實若自表。
    高人肯見分,厚味未覺少。

    250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祖師門下,討甚巴鼻,滿耳春風浩浩地。
    草木叢林,燈籠露柱,心空及第。
    汝等諸人,因甚卻來這裹瞌睡。

    25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三十余僧眼似眉,白云深處聚頭嬉。
    燒枯柴火煨山芋,拽木羅籠總不知。

    252 《林臥》 宋·釋文珦

    林臥歲月久,閒襟頗孤清。
    靜中觀庶類,因之感予情。
    木伐以其材,膏煎以其明。
    獸檻以狡彯,禽籠以音聲。

    253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254 《化無盡歷》 宋·釋印肅

    化城立有誰知意,普雨調和潤萬機。
    大根枝節全體露,何殊彌勒降生時。
    石兒拍掌連云指,木女含笙和水吹。
    試問燈籠誰解舞,知無我者快拈錘。

    255 《衲衣示眾》 宋·釋印肅

    一個閑身包萬有,不能自把著針縫。
    眾緣聚衲須微細,妙相莊嚴一大通。
    下下針鋒無不實,條條線貫不空空。
    連天鋪地山和水,一合圓成始脫籠。
    更有一般奇物處,巖前枯木笑春風。

    256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衲僧相見莫疑猜,布袋結頭今日開。
    露柱著衫南岳去,燈籠脫帽上天臺。
    只有云門木上座,終年無去亦無來。
    有時獨靠古屏畔,覷破門前下馬臺。

    257 《緣識》 宋·宋太宗

    偃亞松,筆跡高,來更妙,甚奇特,三十年前曾收得。
    上下度量有短長,

    258 《楊梅》 宋·袁說友

    酒著圓腮重,珠聯細葉芳。
    絳紗籠密顆,朱粉皺新妝。
    色漬桑間椹,甘傅荔子漿。
    輕酸認梅種,草木有他楊。

    * 關于木籠的詩詞 描寫木籠的詩詞 帶有木籠的詩詞 包含木籠的古詩詞(2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