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木靈的詩詞(976首)

    121 《木蘭花慢·論修行鍛練》 元·王哲

    論修行鍛練,只元是這些兒。
    也勿取、翁婆姹女,嬰子相隨。
    休言木龍金虎,更何須、黑赤坎和離。
    奉報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

    122 《啄木兒·觀浮世》 元·王哲

    觀浮世。
    為人貴。
    舍榮華、全神氣。
    保養丹田絕滋味。

    123 《啄木兒·自臥自臥》 元·王哲

    自臥自臥。
    西方憩息么。
    自佐自佐。
    靈臺聚真火。

    124 《雁靈妙方 本名雙雁兒 謹繼重陽師父韻 洞玄》 元·馬鈺

    幸遇風仙別東州。
    無縈系,縱云游。
    得真歡樂恣情謳。
    這塵緣,一旦休。
    仿效田單用火牛。
    駕金木,倒顛流。
    大丹光顯不持修。
    在迷津,作渡

    125 《木蘭花慢·憲陵臺畔客》 元·王惲

    憲陵臺畔客,笑幾度,送人行。
    對一道青山,兩行官柳,去住人情。
    蒼生望初不*。
    問此身、何用絆虛名。

    126 《木蘭花慢·嘆西山歸客》 元·王惲

    嘆西山歸客,又愁里,過清明。
    記幕燕巢傾,朝堂人去,往事堪驚。
    行藏固非人力,頓塵纓、終愧草堂靈。
    潘岳無間可賦,淵明何地堪耕。

    127 《靈巖》 宋·劉黻

    千巖圍一寺,入境便無塵。
    古木猶知已,高崖若正人。
    山靈袪虎跡。
    石髓幻龍身。
    上有通天竅,民愁獨未伸。

    128 《陳仲美夏木圖》 明·張羽

    董元夏木不復見,俗本紛紛何足觀。
    陳郎筆力能扛鼎,寫此千章生晝寒。
    陰森似有神靈會,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雞曉鳴清籟發,木客夜度云旂翻。

    129 《木芙蓉》 宋·艾性夫

    露冷紅酥不帶愁,湘蘭楚菊共清修。
    靈均死去無人問,閒卻滄江一片秋。

    130 《木犀》 宋·方蒙仲

    靈根久向月中栽,不信天香墜下來。
    自是人間與天上,一般種子一齊開。

    131 《簡仁山海老用山谷贈靈源老人韻》 宋·李處權

    禪關無復老萊衣,陟屺心摧怨夕暉。
    泣血可憐猶不死,望鄉無處欲何歸。
    仁山老子方傳法,枯木堂中久息機。
    不見桃花并柏樹,焉知四十九年非。

    132 《題靈陽宮》 宋·李覯

    費君投杖處,行客過彷徨。
    水面風雷散,沙頭草木荒。
    一壺誰世界,千古共凄涼。
    大塊偏勞我,燒丹未有方。

    133 《贄尤端木二首》 宋·陸文圭

    漢家陵嵌已蒼煙,魯國靈光獨歸然。
    術玠音聞水嘉禾,陶潛詩著閏薪前。
    可耿閣下投歲死,不及車中寢獲全。
    寄語牙郎莫酬價,匱中鹽玉可求旒。

    134 《送靈江住金華講院》 宋·釋行海

    山北山南草木青,杜鵑入夜不堪聽。
    月明一種相思處,遙見天邊婺女星。

    135 《景靈宮》 宋·宋無

    孟月祠原廟,都人憶故宮。
    當年駕幸處,喬木鳥呼風。

    136 《澗壁梁公主祠武帝女也據高冢上林木郁然形開》 宋·孫應時

    蕭翁本勝士,諸郎多藝文。
    傷哉晚大謬,家國成絲棼。
    主昔食何邑,桃李爭農芬。
    禁臠必王謝,風流映青云。

    137 《送王木叔推官滿秩》 宋·孫應時

    聽雨宿空山,念當與君別。
    起行意無柰,雨聲轉幽咽。
    名賢去蓮幕,一郡慘不悅。
    人心到無言,冰寒炭故熱。

    138 《題靈源洞》 宋·喻良能

    細數峰巒到石門,緩移屐齒步云根。
    一樽濁酒林間坐,古木蒼蘿日月昏。

    139 《續南有樛木》 宋·曾豐

    費迷性元,靈主長存。
    靈主長存,馴入乎妙門。

    140 《靈洲妙高臺》 宋·曾豐

    水心浮出石,洲背涌成山。
    草木仙家種,樓臺梵氏關。
    全輸緇衲老,長與白云閑。
    隔岸風煙好,終嫌是世間。

    * 關于木靈的詩詞 描寫木靈的詩詞 帶有木靈的詩詞 包含木靈的古詩詞(9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