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木根的詩詞(743首)

    561 《題大兒新安官舍三樂齋》 宋·曾協

    吾先圣人徒,游夏同淵源。
    孝友與忠信,入道先本根。
    下視晉楚富,商歌滿乾坤。
    一唯了萬事,伋軻繼師尊。

    562 《再次才夫韻二絕》 宋·李流謙

    木生殊不愿青黃,雨露根深無有鄉。
    臺省從渠登袞袞,未妨老子臥胡床。

    563 《送晁子西提刑赴召》 宋·李流謙

    君家如河出昆侖,橫貫中國浮乾坤。
    鼎彛勛績爛星斗,編簡文字垂瑤琨。
    到海喧豗勢愈壯,約束蛟蜃驅鼉龜。
    略分涓流溉下土,草木蕃潤資其恩。

    564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565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566 《送仲明赴舉》 宋·李流謙

    進退士所重,視天為鼓鉦。
    采薇北山曲,濯足南澗濱。
    高風豈不偉,奈何萬蒼黔。
    道可濟天下,不必丘園尊。

    567 《出郊》 宋·李流謙

    頗愛晚涼出,適當秋霽初。
    豐年田父語,喬木野人廬。
    畦稻根根直,池荷葉葉疎。
    冷官無事業,歸舍了殘書。

    568 《謁無盡墓》 宋·李流謙

    飛動少年意,如今推達尊。
    何人窺畛域,投老見根源。
    草沒碑無字,林深木有孫。
    吸須說廉藺,猶足褫諛魂。

    569 《海棠未開對酒作此》 宋·李流謙

    春以花故妍,花好不辱春。
    漫山爛桃李,由求蓋具臣。
    國艷朝眾芳,此花當不名。
    芳園麗韶景,點檢能幾根。

    570 《送王總卿》 宋·李流謙

    北風號霜脫群木,送客東門車萬軸。
    城中人家作兒啼,若為四角生華轂。
    公今未上九天上,身雖去此猶在蜀。
    邊頭張頤萬虎兕,一食不飽吼振谷。

    571 《王正卿何道夫和嘉字韻詩至數十道夫贈予數篇》 宋·李流謙

    放浪山顛與水涯,藜羹有味薦珍嘉。
    根塵要識元非我,言語懸知未到家。
    霜渚澄波空漲潦,風林脫木凈浮華。
    公明領取休論價,處事何須更作牙。

    572 《佛桑花》 宋·姜特立

    東方聞有扶桑木,南土今開朱槿花。
    想得分根自晹谷,至今猶帶日精華。

    573 《追和下若大雄寺汪內相陳朝檜詩》 宋·李洪

    斮骨刳心操凜然,盤根厚地老逾堅。
    八千椿木應同壽,十五堯蓂莫紀年。
    辱井已荒傷故國,瓊枝無復盜春權。
    六朝陳跡空馀此,閱世真成嘆逝川。

    574 《和食蕨三首》 宋·廖行之

    根荄蔓衍布山巔,一夕春雷引怒拳。
    足我窮中八珍味,竹萌木耳更求旃。

    575 《為老人壽蘇鹽》 宋·廖行之

    司寇家聲遠,開元相業尊。
    亞燕推手筆,刺暴賦箎塤。
    無逸隋圖在,居延漢節存。
    二天公覆蓋,六印氣雄渾。

    576 《觀諸園接花果》 宋·楊冠卿

    花木聊觀化,芳菲觸處同。
    大都知歲晚,各自占春風。
    巧著移根力,陰爭造物功。
    化鈞均播埴,此理杳冥中。

    577 《次李提舉桂花韻》 宋·楊冠卿

    人間初未識奇木,子落蟾宮秋政芳。
    托根底事在幽谷,要伴清都山水郎。

    578 《白發三首》 宋·趙蕃

    葉落歸根莫漫悲,春風解發次年枝。
    人如草木空多智,一老寧聞再少時。

    579 《逸再為婺女之行既別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絕句》 宋·趙蕃

    體能中格號時文,能料科場可策勛。
    此外更資為學在,木須根立乃凌云。

    580 《歸途》 宋·趙蕃

    籃輿伊軋又前村,何許風來洗睡昏。
    木落盡還山面目,旱深窮見水根源。
    相逢負擔皆征利,難覓隱居躬灌園。
    歸路苦長行易倦,斷鴉殘月記松門。

    * 關于木根的詩詞 描寫木根的詩詞 帶有木根的詩詞 包含木根的古詩詞(7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