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木響的詩詞(364首)
221
《投宿山家》 明·徐勃
清流抱孤村,秋意澹林木。
水急衡板橋,山空響飛瀑。
殘葉水邊黃,危峰天際矗。
日暮何處歸,人煙在修竹。
222
《夜行安山道中》 明·徐階
木落境蕭蕭,殘燈照寂寥。
病驚時日暮,愁厭客途遙。
急澗聽逾響,荒村語不囂。
月明如有意,深夜伴歸橈。
223
《下嶺樵歌》 明·許繼
石磴緣蒼蒼,負薪下層峭。
歌聲相應發,山木閃殘照。
近驚幽谷響,遠答清猿嘯。
欸乃江上音,煙波豈同調。
224
《答顏惟喬》 明·薛蕙
俗紛倦城肆,放浪懷林莽。
命賞來芳訊,探奇協幽想。
蕭條南苑際,中夏猶凄爽。
雨霽綠泉生,風驚白云上。
226
《新秋東郊游矚》 明·俞允文
高齋散涼氣,秋郊欣遐矚。
曠嶺赴遙波,清云響疏木。
日入會田作,荒蹊鋤鉤涘。
孤村生夕煙,新苔入鳴犢。
歸來無余物,山月亂簡牘。
227
《還山雜詠》 明·湛懷法師
凈掃松門坐綠苔,水聲逗石響奔雷。
忽驚野鹿驅煙過,又見昏鴉駕日回。
曲木全支衰草住,矮檐半向夕陽開。
山林未乏忘形友,日與孤云自往來。
¤
231
《棲賢三峽橋》 宋·蘇軾
吾聞太山石,積日穿線溜。
況此百雷霆,萬世與石斗。
深行九地底,險出三峽右。
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
233
《次韻子由柳湖感物》 宋·蘇軾
憶昔子美在東屯,數間茅屋蒼山根。
嘲吟草木調蠻獠,欲與猿鳥爭啾喧。
子今憔悴眾所棄,驅馬獨出無往還。
惟有柳湖萬株柳,清陰與子供朝昏。
236
《舟中聽大人彈琴》 宋·蘇軾
彈琴江浦夜漏水,斂衽竊聽獨激昂。
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佩聲瑯珰。
自従鄭衛亂雅樂,古器殘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獨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閱興亡。
237
《鐵拄杖(并敘)》 宋·蘇軾
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柳云得之浙中,相傳王審知以遺錢镠,镠以賜一僧。
柳偶得之以遺余,作此詩謝之。
238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 關于木響的詩詞 描寫木響的詩詞 帶有木響的詩詞 包含木響的古詩詞(3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