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朦朦的詩詞(340首)

    321 《又中秋小雨》 宋·項安世

    天生明日照秋空,人把鮮晴候歲功。
    可忍浮云來鏡里,更堪風雨落庭中。
    旌旗踏浪驚吳俗,燈火連街見楚風。
    江海歸來心未穩,猶疑醒眼是朦朧。

    322 《初三日解維》 宋·項安世

    隱隱金鉦解岸維,昏昏江日下田陂。
    朦朧霧里廉纎雨,妝點行人去國詩。

    323 《折楊柳》 宋·王铚

    手拗楊柳贈行人,情條恨葉江南春。
    朦朧疏煙濕芳草,搖落微風生白蘋。
    長亭短亭鎖離魂,古情不盡今情新。
    一聲驪歌幾聲哭,行人去后春江綠。

    324 《梅花三首》 宋·王镃

    溪心印影月朦朧,樹剝霜皮一半空。
    只見開時冰雪凍,不知花里有春風。

    325 《午睡》 宋·王镃

    枕書午睡正朦朧,云翠風涼透葛中。
    喚醒一床蝴蝶夢,虬鴉聲在隔樓東。

    326 《次韻和知郡朝奉登月臺書事二首》 宋·孔武仲

    素月寒光好,高齊夜已扃。
    影難穿密紙,光稍泛疏欞。
    皎潔臨書案,朦朧到研屏。
    沈吟憶丹桂,更欲步中庭。

    327 《發潯陽》 宋·孔武仲

    西游不敢避殘年,兄弟分攜楚水邊。
    浩蕩東風回草木,朦瞳曉色滿山川。
    卻穿梅徑花爭落,久憩郵亭日未偏。
    安佚竟非儒者事,虺隕我馬亦須鞭。

    328 《請緣老住持象耳山有詩次韻》 宋·晁公溯

    朦朧兩眼著玄花,認取空中起滅華。
    我是官曹老龐蘊,終無瞎棒與盲枷。

    329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330 《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見候》 宋·陳普

    空言未深切,聊可燭朦朧。
    好辯若無益,庶以雷群聾。
    群仙去已久,吾儕當嗣功。

    331 《中秋無月感而作歌》 宋·鄧深

    天時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見佳月默有感,試走退筆書其由。
    去年此時汝川客,一病纏綿真險厄。
    貪生強樂寸心酸,與死為鄰片紙隔。

    332 《鄭無貳和予雜言有緣督之句用韻謝之》 宋·方回

    可食不必駝峰肉,可居不必鴟尾屋。
    竹璃菜羹人得知,此中有士定不俗。
    東里先生癯似鶴,閒門不受童蒙瀆。
    七弦琴外棋一枰,七星冠上巾一幅。

    333 《以詩句詠梅·要嘗雪月并明時》 宋·方蒙仲

    雪月是花非,但覺夜成旦。
    世事忌分明,朦朧差好看。

    334 《元日》 宋·黃庚

    睡眼朦朧撐不開,雞聲唱曉夢驚回。
    竹爐尚有殘冬火。
    柏酒初斟新歲杯。
    身世百年如夢幻,功名兩字已心灰。
    門無賀客清閑甚,自汲寒泉浸古梅。

    335 《途次遇雨和丘德高》 宋·釋紹嵩

    白葦黃茅路四通,芙蓉憔悴菊垂叢。
    川原繚繞浮云外,樓閣朦朧細雨中。
    蔽野吞村飄不住,重山復水去無窮。
    丘郎蠟屐能從我,一任此身同轉蓬。

    336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大雄父子許雍容,消息傳通到劫空。
    寒臥老蟾呼不覺,扶疏丹桂月朦朧。

    337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夜明簾外月朦朧,騎象翻身擊寶鐘。
    洪韻上騰三界外,聾夫何事睡猶濃。

    338 《七夕》 宋·舒岳祥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
    槎浮應恍惚,星會恐朦朧。
    七月初七夜,一年須一逢。
    經躔那有此,吾欲問天公。

    339 《三月六日英霧四塞涉三日不散木葉屋瓦積塵皆》 宋·舒岳祥

    故國烏頭白,太空雞子黃。
    蒲茸千頃麥,筠粉萬株桑。
    錯莫昏花眼。
    朦朧塵土腸。
    天河如可挽,洗出太陽光。

    340 《點檢朝陵內人頓遞至西興道中紀事》 宋·喻良能

    平湖瀲滟搖春風,扁舟輕駛如飛鴻。
    垂楊萬縷長青茸,倚岸崇桃醉臉紅。
    滿空煙雨霏蒙蒙,柯橋精廬聞午鐘。
    平疇麥苗青芃芃。

    * 關于朦朦的詩詞 描寫朦朦的詩詞 帶有朦朦的詩詞 包含朦朦的古詩詞(3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