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期遺的詩詞(737首)
561
《紀夢》 宋·吳芾
平生好山水,至老心不移。
每聞有佳處,欲見唯恐遲。
相去雖云遠,不憚腳力疲。
縱不能得到,夜夢必見之。
562
《和何倅游雁蕩》 宋·吳芾
何侯富詞藻,能賦兼能詩。
百篇輩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靈怪,造化不能私。
每為山水游,錦囊隨所之。
563
《洪崖》 宋·吳芾
張老升仙不記年,石崖遺跡尚流傳。
心期默契真如見,何必追隨與拍肩。
566
《石室》 宋·李石
來為人所愛,去為人所思。
君看文與高,慈惠蜀之師。
至今窟中像,凜凜建立時。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鄉祠。
567
《邵袞臣挽詩二首》 宋·曾協
軒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嘆淹留。
已嗟游宦騫騰晚,遽遺功名取次休。
中壽不令周甲子,遺編曾擬傳春秋。
未應埋沒隨黃壤,定作騎鯨汗漫游。
568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569
《虱嘆》 宋·李流謙
得生固么陋,宅體仍穢卑。
巢穴我襟裾,食飲吾膚肌。
毒比蚤蚊熾,類兼蚋蟻微。
陰幽巧相傳,不知來何時。
570
《巖桂堂》 宋·李流謙
湘峰峨峨湘水碧,萬古魚龍護冰魄。
荷衣芷佩凝秋霜,欲誦遺章發先白。
天生草木預何事,乃與騷人同一骨。
今人古人共磨滅,惟有芬香埋不得。
572
《辛亥上冢》 宋·姜特立
寒閨守節少年時,志凜冰霜不可移。
追遠積成千古恨,報恩寬作十年期。
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應傳寡婦碑。
蘭若棲神安穩在,遺言今日九原知。
573
《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 宋·姜特立
萬生總總各殊廩,中間變化通希夷。
大椿一萬八千歲,蟠桃結實千年期。
雖云閱世最久遠,要自與物同推移。
不如長松老為石,仙家舊家尤環奇。
574
《大龍湫》 宋·樓鑰
北上太行東禹穴,雁蕩山中最奇絕。
龍湫一派天下無,萬口贊揚同一舌。
行行路入兩山間,踏碎苔痕屐將折。
山窮路斷腳力盡,始見銀河落雙闕。
575
《戴縣丞挽詞》 宋·樓鑰
小戴久仙去,何堪更哭君。
舊游驚昨夢,陳跡愴遺文。
晚暮期相與,死生俄遽分。
銘成愧潛德,揮涕望新墳。
576
《王夫人挽詞》 宋·樓鑰
淑質依名士,身期百不憂。
藁砧家萬里,蓬首日三秋。
隨母傳遺業,嵇孤托舊游。
幽原誦詩傳,無愧柏為舟。
577
《蘇江陰挽詞》 宋·樓鑰
萬卷蟠胸次,千篇秀筆端。
朝行期奮迅,賢路竟艱難。
雖號循良守,欠為文字官。
遺編幸無恙,留與后人看。
578
《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 宋·樓鑰
兩夫持鎌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
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579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580
《姜鐘離挽詞》 宋·樓鑰
別去期三載,伻來痛一書。
死生誠大矣,力量果何如。
平日真知我,遺言苦問予。
作銘雖不愧,回首倍欷歔。
* 關于期遺的詩詞 描寫期遺的詩詞 帶有期遺的詩詞 包含期遺的古詩詞(7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