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視鴛鷺群,飲啄自鳴躍。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詩三百首重陽節登高寫景
制錦蜀江靜,飛鳧漢闕遙。一茲風靡草,再視露盈條。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河陽傳麗藻,清韻入歌謠。
山鑿落兮眇嶔岑,云溶溶兮木棽棽。中何有兮人不睹,遠欹差兮閟仙府。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無由。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詎能知遠近,徒見蕩煙霄。即此滄洲路,嗟君久折腰。
地際朝陽滿,天邊宿霧收。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北闕馳心極,南圖尚旅游。登臨思不已,何處得銷愁。
東人望歸馬,馬歸蓮峰下。蓮峰與地平,亦不更征兵。
不易識蓬瀛,憑高望有程。盤根出巨浸,遠色到孤城。隱隱排云峻,層層就日明。凈收殘靄盡,浮動嫩嵐輕。縱目徒多暇,馳心累發誠。從容更何往,此路徹三清。
牧叟鄒生笑語同,莫嗟江上聽秋風。君看逐客思鄉處,猶在圖山更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