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云白晚能佳,中有仙人舊隱家。彈壓政須煩健筆,頡頏誰與佩飛霞。
云蔽云開山只然,畫無能事著詩傳。扁舟盡日無多厭,信手拈來亦漫編。
一溪屈曲幾彎環,贏得金華四面看。雨黛欲收晴翠滴,忽然云起又漫漫。
九陌紛紛翳吾目,是間冰熨一塵無。十日五日一水石,造次著詩那得摹。
一雨胡為限古城,定應留逐使君行。前驅尚遠毋庸遽,已見蕭蕭破久晴。
父老爭迎舊使君,使君何以為吾民。要須一舉為霖手,快瀉天瓢洗旱塵。
驅去復來仍此都,豈惟人誚鬼揶揄。顧防未免罹矰繳,卻使高人賦雁奴。
數行書里兩章詩,坐誦行哦晝屢移。賦當疏雨梧桐日,題就扶疏夏木時。
青山深處桃花紅,應有幽人住此中。又疑山深人跡絕,封泥彈核如芙蓉。樹成花開亦既實,實落山中還自植。年年歲歲長芳株,人人借認神仙宅。
蔣侯家荊溪,胸次飽空闊。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有酒無地把,況助詩句活。規模作危亭,更為思親設。
雪與銅官相白青,幻成豈亦自仙靈。頻年此地凡過過,絕境今晨得再經。野鴨陣飛驚撲漉,賓鴻獨叫苦丁寧。平生畏友三孫子,海角邊頭似曉星。
每泛西湖不忍還,高亭數疊出云間。如今回至高亭路,卻望西湖數疊山。
暮年秋色戀江鄉,酒熟魚肥蟹著黃。已見廬山非入夢,一帆風穩稱歸航。
山堂有何觀,四時互興歇。萬物隨天根,東生復西滅。
石路近門方不險,刺桐疎處見僧歸。小坡重疊無平屋,四月陰寒尚裌衣。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綠相圍。暮云不隔東南望,一片遙兼白鳥飛。
見說天文變,頻占太史臺。但云星犯月,不料火為災。盡夜看煙滅,逢人問訊來。丹心勤戀闋,東鄉極裴徊。
羽衣藥叟歡迎,手執蘭花共行。從此十年不調,可能久視長生。
昔年唱采芝歌,已老頭顱柰何。不見飚輪碾處,白云出沒常多。
蔣家兄弟清古,著書互相推宗。摶土劃沙戲劇,穿崗度嶺從容。
危亭對名岳,畢景扶鉤欄。白鷺伺察過,低昂若弓彎。去歲負笈游,最住元符間。櫟林帶修竹,清派流珊珊。